原创 舌尖上的战争:粮食选择成为慢病管理的第一战场
创始人
2025-10-16 13:22:38
0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今天到来,2025年的全球主题“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与中国“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的宣传周主题相呼应,共同指向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我们的餐桌选择,不仅关乎粮食安全,更与慢性疾病防控息息相关。

世界粮食日-手拉手

一、传统与现代的断裂:谷物演变的健康代价

数千年来,中国人的饭碗里装着的是文明的根基。然而,近几十年来,我们的主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粗犷的全谷物到精细的白米白面,这一转变背后隐藏着健康代价。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食用的是糙米、全麦等天然谷物,这些食物在加工过程中保留了大量营养素。而现代精制工艺却将谷物中最宝贵的部分——麸皮和胚芽去除,留下的主要是淀粉质内核。这种“精致化”进程,与糖尿病、肥胖等慢病发病率攀升曲线惊人地吻合。

2023年《中国居民营养报告》显示,我国居民精制碳水摄入占比超过60%,而全谷物推荐达标率仅20%。这一数据折射出现代饮食的失衡状态。

主食的误区

二、误区与冲突:为什么我们陷入“碳水陷阱”

1、“主食必须白净细腻”的审美误区深入人心。许多人认为精白米面更高级、更易消化,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精制碳水进入人体后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急剧上升,长期刺激胰岛素分泌,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

2、“低脂即健康”的标签误导让不少人陷入了高碳饮食的陷阱。为避免脂肪,人们不自觉地增加精制碳水摄入,殊不知这同样会催生肥胖。事实上,《柳叶刀》研究表明,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使心血管病风险下降15%。

3、“无盐不香”的口味依赖让我们忽视了加工粮食中的隐形盐。挂面、速食粥、饼干等看似温和的食品,实则是钠的隐藏来源。每日盐摄入超过5克,高血压风险增加17%,这一数据令人警醒。

隐形刺客

4、肠道:被忽视的“第二大脑”

作为脑科学专家,我特别关注粮食选择与大脑健康的关联。肠道常被称为“第二大脑”,其通过肠脑轴与中枢神经系统双向沟通。全谷物中的膳食纤维是肠道菌群的重要养料,而菌群平衡直接影响神经递质合成,进而影响情绪、认知甚至慢性炎症水平。

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坚持全谷物饮食的人群不仅糖尿病风险降低20%,抑郁和认知衰退发生率也显著偏低。这说明,粮食选择与大脑健康密不可分。

肠道也是小社会

三、慢病管理的粮食解决方案

1、主食替换法是实践中的有效策略。北京协和医院的干预实验显示,糖尿病患者改用糙米加杂豆三个月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1.5mmol/L。具体而言,白米饭可替换为糙米或燕麦饭(升糖指数降低30%),白面条可替换为荞麦面或鹰嘴豆意面。

2、控盐技巧不仅限于少放盐,更需警惕加工食品中的隐形钠。选择“低钠”挂面(钠含量≤120mg/100g),烹饪中用香草、柠檬汁替代部分盐调味,都是实用方法。

3、高纤维组合并不复杂:早餐可以是燕麦加奇亚籽和蓝莓,加餐来一小把杏仁(约10克),就能显著提升膳食纤维摄入。

五谷为养

四、传统智慧的现代启示

中国传统饮食强调“五谷为养”,这种多样性思维与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古人所说的“五谷”包括稻、黍、稷、麦、菽,本身就是多样化的粮食来源。重新发现这一智慧,对慢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重新构建主食观念:从追求“精细”转向注重“多元”,从强调“口感”到关注“营养密度”。这不是要完全摒弃精制谷物,而是调整比例,使全谷物占比达到WHO推荐的50%以上。

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我们呼吁从家庭餐桌开始变革:减精制——逐步替换为全谷物、杂豆;增纤维——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加上全谷物100克;读标签——警惕加工粮食中的隐形盐和糖。

粮食选择是慢病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自我健康管理工具。让我们从下一餐开始,用饭碗投票,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全谷物饮食

健康提示:慢性病患者可咨询生活方式医生制定个性化生活方式医学处方,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炎症和斑块等指标。本文数据来源包括WHO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及权威医学期刊研究。

-----------------------------------------------

作者介绍:卢旺盛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习惯科学研究院 首席科学家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闽菜精华:佛跳墙里,究竟藏了多... 在中华美食的璀璨星空中,闽菜之王“佛跳墙”无疑是最为耀眼和神秘的星座之一。它以其极其繁复的工艺、顶级...
王致和携非遗技艺进校园,有机料...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10月16日,在中国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中华老字号“王致和”携非遗腐乳制...
原创 大... 俗话说“无鱼不成席”,鱼肉在咱们的餐桌上,那可真是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蛋...
探访诺贝尔博物馆 寻找跨越百年...   诺贝尔博物馆是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老城的专题博物馆。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这座博物馆,一起了...
原创 酸... 很多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喝酸奶几乎成了一个习惯,不管是为了助消化,还是为了补钙,总觉得喝上一小杯酸奶,就...
原创 南... 最近家长群里疯传一道"秋季神饭"——南瓜板栗焖饭,宣称能解决孩子天冷没精神、挑食、易着凉三大难题。但...
顶部爆花超诱人!广东红糖开花馒... 广东红糖开花馒头是一款充满传统风味的家常点心,以其自然开裂的顶部和浓郁的香甜口感深受喜爱。在家制作时...
潮州粉粿:薄皮鲜馅,一口尽是海... 舌尖上的潮汕,那一口软糯的温情 当你想起潮州,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金黄澄澈的卤水、鲜甜多汁的蚝烙,或是...
下酒菜|白露微凉酒正温,6道时... 白露时节,夜凉如水,最宜约上三五好友,小酌几杯。此时的下酒菜,既要滋味足,又要顺应时节,润燥养生。今...
杭州多所学校推出自助餐,菜谱亮... “今天你想吃什么?”最近 ,在杭州市钱塘区义蓬中学的食堂里,这成了同学们餐前最快乐的“烦恼”。 以...
体弱怕冷又怕风,这样吃可以温养... 寒露之后,天气逐渐寒冷,体质偏弱、手脚容易冰凉的人群在饮食、起居上该如何调理呢? 预防保健 温阳补气...
名厨·新味 | 超越时光的粤菜... 尊重自然调味技艺, 融合现代烹饪技法。 深植粤菜精髓, 让食材本真之味肆意绽放。 本期,HB杂志携手...
原创 自... 一到换季,总觉得身体里积了一堆“火气”,嘴上起泡,喉咙干痒,浑身不得劲儿! 这时候,必须安排上一盘清...
原创 炒... 一说到苦瓜,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它清热去火,恨它那挥之不去的苦味。很多人都知道苦瓜是好东西,但一想到...
阿木尔林业局:金环岛商圈林下珍... 今年以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阿木尔林业局在金环岛管护站打造特色小商业区,成功将多元林下产品推向旅游消费...
定西美食寻味之旅——从早吃到晚... 金秋十月,正是西北最宜人的季节。这次旅行,让我们开启一场专属于定西的味蕾探险——从清晨的第一碗热气腾...
百万游客涌入,超大城市新城区如... 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武汉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的工作人员和锦绣村的村干部异常繁忙。 谁也没想到,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