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肉饼又叫“夹肉双层麦饼”,是义乌十大名小吃之一,以薄如宣纸、色如琥珀,油而不腻,色泽光亮而闻名。
01
追溯历史
义乌东河肉饼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迄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据考证,东河肉饼起源于义乌东河村,当时东河村物产丰富,为肉饼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宋代食谱《吴氏中馈录》中记载的“夹肉双层麦饼”配方,与东河肉饼的制作工艺高度相似,表明其制作技艺可能源于更早的传统面点工艺。
到了清代嘉庆年间,经历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东河肉饼逐渐形成独特风格,成为当地知名小吃。相传清康熙年间,有一位东河籍显贵在招待京城宦官时,以东河肉饼作为宴席面点,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备受赞誉,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东河肉饼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传播。
又经历数百年的传承和创新,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东河肉饼随着人们外出的脚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地方。人们一边延续传统制作工艺,一边同时结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进行改良和创新,如选用瘦肉较多的前腿肉替代传统肥肉,使肉饼热量更低,香而不腻,更符合现代人口味需求。2023年东河肉饼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成为浙江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02
地域特色
历经漫长的时光积淀,河东肉饼见证了当地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早已不仅仅只是一道美食,更是当地文化习俗的重要载体。从前男女议亲时,主家总会端出肉饼招待,表示态度,因此东河肉饼有着百年好合、团团圆圆的寓意。此外每逢节日、婚宴等重要场合,肉饼也是必备食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3
制作工艺
河东肉饼的馅料是美味的关键,首先是肉的选择,一定要选三七比例的五花肉,这样的比例制作出来的肉饼才会油而不腻。随后是调味,东河肉饼的馅料葱姜是是主角,将葱和姜切成碎末,再加入适量盐、胡椒粉、白糖、料酒和香油。然后搅拌均匀,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至少3分钟,直到肉馅变得粘稠有弹性,这样制作出来的肉馅才会紧致多汁。
然后是制作饼皮,将和好的面团分成均等的小剂子,擀成中间稍厚、边缘略薄的圆片。再在面皮中放入多多的馅料,包裹时从四周向中间收拢,最后轻轻捏合封口,形成一个扁圆形的饼。接着放入锅中煎制,中火慢煎,煎至一面金黄后翻面,加入少量清水,盖上锅盖焖煮1-2分钟。焖蒸结合煎制,能让肉馅充分熟透,当水分蒸发后,再煎至两面金黄酥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