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封饼制作技艺:一炉酥香载乡情
创始人
2025-10-16 09:24:23
0

车四维在制作孟封饼

刚出炉的孟封饼

顾客选购孟封饼

秋意漫过清徐县孟封镇孟封村的街巷时,总有一缕特别的香气在空气里扎了根——是新麦的清甜裹着豆油的温润,还掺杂着焦糖的暖香,醇厚得能勾着人脚步往香源处挪。循香而来,年过花甲的车四维夫妇正守着自家的食品加工厂忙碌:金黄的面糊泛着油光,那是小麦粉、豆油与绵白糖按古法调和的模样;将面糊舀进模具,撒上一把白芝麻或葵花仁,推进烤炉的瞬间,美拉德反应便悄然启动,醛类物质裹挟着浓醇香气散开,勾起人们对温暖能量的本能渴望。车四维夫妇这手里忙着的,正是2011年6月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孟封饼制作技艺。

美食偶得之

孟封饼的故事,要从清光绪十年(1884)讲起。彼时孟封镇南里旺村有位极讲究饮食的财主,给自家厨师赵晋山立了条硬规矩:一月饭菜顿顿不重样。赵晋山绞尽脑汁翻新花样,一日掌勺时不慎碰翻油篓,清亮的豆油哗啦啦浸了半盆面粉。懊恼之余,他索性往油面里掺了绵白糖揉和,可油太多导致面团稀散,只能用勺子舀成块状,搁在吊炉上慢慢烘烤。没承想,这“应急之作”竟烤得外酥内软,甜香直钻鼻腔,财主尝后连连称好。

此后赵晋山反复琢磨,终于定下“四油四糖”的黄金配比,并在孟封村开起饼铺,“孟封锅块”就此诞生。那时的孟封镇,恰是京西大官道的必经之地,商队往来不绝,南来北往的客商尝过这酥脆香甜的“锅块”后,无不交口称赞。因在孟封镇购得,久而久之,“孟封饼”的名号便取代了“锅块”,跟着客商的马队传遍四方。

真正让孟封饼“出圈”的,是1900年的一段往事。那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西安,行至徐沟县时,县令以当地最负盛名的孟封饼招待。慈禧咬下一口,酥香在口中化开,当即赞不绝口,传谕取走三担带回行宫。经此一事,孟封饼从地方小吃一跃成为清廷贡品,声名大噪,百年来香韵未减。

老味焕新颜

“打十三四岁跟着父亲揉面起,这孟封饼我做了40多年了。”孟封饼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车四维的手抚过案上的面团,指尖还沾着白面粉,语气里满是感慨——20世纪70年代末跟着父亲学古法手艺,80年代中期还在太原南海街支过小摊,现做现卖的热饼一出炉,总能围满攥着零钱的食客。

做孟封饼,每一步都藏着“斤两”。和面是“根基”,得选新磨的小麦粉,水与油的比例要掐得毫厘不差:多一分水则面团软塌,少一分油则失了醇厚,直接决定着饼的筋道与香气;炒酥是“灵魂”,将油、糖与面粉按比例融和,小火慢炒至微黄,那股独特的油酥香,是孟封饼层次分明的关键;成型时更要讲究手法,需将面团和油酥巧妙组合,手法轻重、力度均匀度都关乎成品的质量。

最考验功夫的,还要数烘烤。“以前用老吊炉,全凭经验看火候,现在换了电烤箱,我把温度摸得更准了。”车四维说着掀开烤箱门,热浪裹着香气扑面而来——上火270℃锁住表面焦香,下火220℃慢烤内里酥软,15分钟一到,出炉的饼通体金黄,凉透后咬下一口,香、酥、软、甜、凉恰好平衡:甜而不腻,是绵白糖的温润;酥而不碎,是油酥层的韧劲;凉而不冷,是面粉本身的暖感,放在嘴里几乎不用嚼,便慢慢化开,余味里满是麦香。

守着老手艺,车四维也懂“顺时变”。过去的孟封饼是一两半(约75克)的大规格,是一家人分食的“稀罕物”,也是长途出行的耐储干粮,“多油多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难得的味觉慰藉。可如今人们讲究健康,他便在不丢老味道的前提下,把糖油用量精准压减了30%到40%,让醇厚里少了负担;考虑到现代人少食多餐的习惯,又把饼缩成35克的独立小包装,揣在包里不占地方,一次一块刚好吃完,再也不用怕剩下的饼回软变味;还琢磨出玫瑰、葵花、芝麻等多种口味,让老饼子也能讨好年轻人的味蕾。

从赵晋山到车四维,孟封饼的手艺已传了四代。每代传人都没守着“老本”不变,而是在古法基础上慢慢调整,才让这炉百年香酥,越品越有新意。

古饼承记忆

10月9日上午10时,孟封村的老槐树下早已排起了队。竹筐里的孟封饼堆得像座小山,金黄的表面还冒着热气,麦香混着芝麻香飘到巷口,引得路过的人不住回头。

穿校服的小男孩攥着皱巴巴的零钱,踮着脚买了5个,刚接过饼就急着掰一块塞进嘴里,含混着说:“比城里饼干香10倍!”车四维一边往纸袋里装饼,一边笑着叮嘱:“慢点儿拿,刚出炉的烫!放凉了更酥。”

熟客也爱跟他打趣:“今儿的饼咋更酥了?”他咧着嘴笑答:“今早的面发得足,火候也正好!”张婶踮着脚往纸箱里塞了两袋,一袋是老味道的古法款,一袋是减糖减油的新款:“娃在西安念大学,天天念叨这口,今天寄过去,明儿他就能尝到家里的味儿了。”

还有客人刚拎着饼,就掏出手机下单快递。指尖在屏幕上敲下“北京东城区”“上海浦东新区”“成都武侯区”……快递单贴在纸箱上,跟着货车驶向远方。那带着热乎气的饼香,裹着家人的牵挂,也载着游子的乡愁,成了千里之外最亲切的“家乡信号”。

百年流转,孟封饼早已不只是一块饼。它裹着晋商古道的烟火气,藏着老手艺人数代的坚守,更成了清徐文化的一张名片:既是中华民族焙烤技艺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每个在外游子心里,那抹化不开的、温热的乡愁印记。

记者 郝晓炜

本版摄影 郭苑甫

记忆档案

清代厨师赵晋山偶然做出的“锅块”,到慈禧太后盛赞的皇家御饼,再到如今当地人日常早餐与节庆伴手礼,孟封饼历经百年,核心风味始终围绕“香、软、酥、甜”:刚出炉时金黄油亮,表面缀着芝麻,咬下时外皮微酥、内里绵软,甜而不腻;凉食时口感更清爽,牢牢锁住食材本味,成了记忆里的“家乡甜味”。

作为清徐县的标志性面饼,孟封饼凭百年历史与独特风味,成了山西面食文化的“缩影”——外地游客尝一口,便能透过这饼,读懂山西的饮食故事与百年传承。

来源:太原晚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慧景区多业态管控平台,旅游景... 智慧景区多业态管控平台,旅游景区多业态票务系统,景区售检票系统升级,多业态旅游景区票务系统,多业态景...
“金九银十”上新潮,酒企的焦虑... 作者|酒high 子煜 国庆、中秋双节前后,各大酒企像下饺子一样扎堆发布新品,堪称年内白酒圈的“诺...
社区游乐设备生产厂家 社区游乐设备生产厂家:打造安全有趣的社区游乐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
央视财经提醒:这3种不健康的早... 🍽️ 早餐的重要性 早餐是一天中获取能量和营养的开始,很多人却对早餐的重视程度较低。匆忙的早晨,...
肉末土豆香菜:家常美味的破防之... 嘿,家人们!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道让我好吃到破防的家常菜——肉末土豆香菜。这道菜简直是味蕾的狂欢,每...
原创 重...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提到重庆,多数人会想到它的“双重身份”——既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国家名厨》人物:吴旭波 中华... 吴旭波,男,汉族,1985年3月出生,山西和顺人,大专学历,现任四川棠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乐...
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入选世界自然... 10月15日,记者从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黄龙”)管理局获悉,近日,在世界自然保护大会颁证...
汪孟恭拿手菜:芋头香菇烧排骨(... 食材用料 芋头:选粉糯荔浦芋头 5 个(约 500 克),去皮切 3 厘米见方块,泡清水加少许盐...
秦港4A景区国庆爆火!绿维文旅... 绿维导语:国庆中秋双节的文旅热潮里,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凭一组 “硬核数据” 刷足存在感:26.3万...
侨连五洲·聚力贵州|澳大利亚澳... “要以东方酱香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在大洋洲的传播。”10月14日,2025海外侨团贵州联谊活动暨...
原创 炖... 导读:每年秋天,我强烈建议大家每周都要吃1-2次牛肉,因为牛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最丰富的,为身体补充充...
多业态文旅项目综合管理系统,5... 启点创新多业态文旅项目综合管理系统以“全域协同、智能决策、生态共生”为核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AI...
原创 来... 福建漳州作为闽南美食重镇,融合山海风味与古早手艺,以下是来福建漳州一定要吃的十大美食推荐,你吃过几种...
广西已经变成了你不认识的样子!... 提起广西,你还只想到 “桂林山水甲天下”?曾几何时,作为沿海省份,广西的经济标签是 “边陲” 与 “...
新疆美食:包浆豆腐 包浆豆腐。 ·包浆豆腐切块,韭菜切小段,牛肉切碎末备用。 ·包浆豆腐过水,加入淀粉拌匀。 ·起锅烧油...
原创 熊... 最近有网友在温哥华偶遇了熊黛林一家四口,还拍了照片放到网上,一下子就把大家给吸引住了。照片里,熊黛林...
原创 两... 姐妹们,深夜了吧?估计不少人正窝在沙发里刷手机,我也是。刚收拾茶几的时候,看到半罐陈皮糖,突然就想起...
索尼探梦科技馆于北京隆福寺焕新... 2025年10月15日,索尼探梦科技馆(下称“索尼探梦”)新馆在北京隆福寺文化街区正式开业。这座承载...
湖北十堰:游客在武当山风景区参... 湖北省十堰市,游客在武当山风景区参观游览。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