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展,10月1日,备受期待的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正式开启试运行并迎来“开门红”。国庆中秋假期,市民游客纷纷走进这座承载成功文化的展馆,每日平均访问量约七八百人。
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
10月5日,记者抵达时,只见纪念馆正门红旗招展,数名游客正沿着馆前台阶拾级而上。步入纪念馆,迎面而来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郑成功的光辉事迹,多名孩童正目不转睛地观看。
进一步参观,详实的史料、珍贵的文物与生动的场景创作画不断映入眼帘。一艘古代舰船的模型上,船员雕像及身旁的木箱惟妙惟肖,瞬间将人带回郑成功当年的峥嵘岁月。不少游客驻足在展柜前,观察物品细节,仔细阅读文字介绍。
“我在这里看到了郑成功的雕像、当年的船模、视频、图片、典籍和地图,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今年11岁的小游客郑静好来自宁德,与另外两个小朋友被一件古代盔甲所吸引,停留许久。国庆期间,她的家长带着3名孩子进行自驾游,对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大加赞赏。
三位来自厦门、路过石井的游客也表示,得知郑成功纪念馆很出名,所以特意来看看。市民侯先生说:“不断涌入的游客,正说明郑成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崇高。”
展馆中还设置了博饼的体验装置,由红色大碗和骰子组成,与即将到来的中秋节颇为应景。其背后的展板上写着:“博饼是中秋节时闽台地区甚至海外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博饼来源传说之一是相传300多年前,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宽慰士兵相思之苦而发明的游戏。”一名小朋友跃跃欲试,当场就摇出“三红”(探花)。
“因为郑成功曾被封为延平王,所以他的袍服绣有五爪龙……”参观过程中,南安市民郑先生不时和身旁的朋友讨论历史,两家人都对文化感兴趣,带着孩子们边走边聊,希望能让下一代铭记英雄的故事,感受中国人民伟大的抗争精神。
郑先生说:“小时候我经常来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参观,此次翻新变化很大。”目前,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共有80件展品,其中,原馆利旧24件,新增加展品56件;艺术品展项45项,其中场景复原3个、雕塑1组、微缩模型3组、沙盘8个、画作24幅、艺术装置4组、互动装置1组、互动体验1套;新增34个多媒体展项设备。通过展陈形式革新各种展陈方式占比为:数字化展示20%,艺术品展项展示20%,图版和展品展示60%。原本功能单一的展馆,改陈后功能分区包含办公室、接待室、母婴室、陈列区、研学区、文创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