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如许,桂子飘香,中秋佳节悄然而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生活,10月2号下午,濮阳市油田第十三中学组织团员和红领巾广播站的队员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你我一起做月饼”实践活动。
烘焙店里格外热闹。面团、馅料、模具、烤箱一应俱全,同学们洗净双手,带上手套,跃跃欲试。甜点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中秋节的习俗和月饼的制作要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充满期待与好奇。
巧手揉制团圆意
“和面是制作月饼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甜点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转化糖浆、花生油和碱水按比例混合,然后加入面粉。揉面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很有讲究——不能过度揉搓,以免面团起筋;又要保证各种材料充分融合,面团光滑柔软。不一会儿,一个个金黄柔软的面团在同学们手中成型,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掌心藏月纳祝福
包馅环节同学们将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轻轻压扁,然后将精心准备的红豆、枣泥核桃、紫薯等馅料放在面皮中央。用虎口慢慢向上收拢面皮,最后揉成圆球状——这个动作寓意着“团圆美满”。
“我的面皮破了!”“我的馅料露出来了!”过程中不时传来同学们的惊呼和笑声,在甜点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技巧,一个个圆滚滚的月饼雏形在手中诞生。
方寸之间显匠心
最具仪式感的环节当属压模成型。同学们将包好馅料的团子放入各种花纹的模具中——有传统的“柿柿如意”,有可爱的卡通造型。轻轻按压,再小心推出,一个个精美别致的月饼便呈现在眼前。同学们互相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溢于言表。方寸之间,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体验,更是对匠心精神的感悟。
香气四溢满心间
最后,同学们将成型的月饼送入烤箱。等待的过程中,整个食堂弥漫着诱人的香气。透过烤箱玻璃,大家密切关注着月饼的变化——从白色慢慢变成浅黄,再到金黄色,表面渐渐浮现出漂亮的光泽。
文化传承与实践育人
这次手工制作月饼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更深刻理解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通过亲手实践,团员和广播站队员们增进了友谊,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感受到劳动创造美好的真谛。
月圆人团圆,情深意更浓。濮阳市油田第十三中学团委、少先大队将继续开展此类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文:杨 洁
图:王 宁
修稿:陈景亮
审核:赵 民
编辑:史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