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记者:董硕 报道
2025年国庆佳节喜逢中秋,八天超长假期成为广大游客出行游览、放松身心的黄金时段。为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利用地方非遗资源,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希泊尔驿站充分依托当地丰富的草原湿地生态资源和深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蕴,精心策划并即将推出“草原共明月·华诞谱新章”2025国庆中秋双节嘉年华系列活动。活动定于10月1日至10月7日在希泊尔驿站及周边草原区域盛大举行,旨在为全国游客呈现一场集文化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大型节庆盛宴。
双节同庆,文旅融合谱新篇
希泊尔驿站地处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壮美的草原腹地,是展示蒙元文化、草原风光和红色历史的重要窗口。值此国庆与中秋双节相连之际,驿站紧扣“家国同庆·月圆人圆”的主题,将红色文化、非遗传承、民俗娱乐与草原深度体验有机融合,不仅是对传统节庆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也是推动地方文旅融合、促进消费升级的具体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可参与、可感知、可记忆的互动项目,让游客在领略草原秋日盛景的同时,深度感受蒙古族文化的魅力与红色精神的传承。
五大维度打造沉浸式节庆体验
1.双节主题交织,厚植家国情怀
活动巧妙融合国庆的庄严热烈与中秋的温馨团圆,精心策划开幕式红旗舞与国歌合唱、国庆中秋主题晚会、团圆宴、赏月灯会等环节。通过红歌联唱、家国主题演艺、集体赏月等活动,激发游客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与文化共鸣,营造出独具一格的节庆氛围。
2.非遗技艺活化,彰显文化自信
设立非遗市集与动态工坊,邀请蒙古族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并教学毡绣、皮雕、银器制作、奶食品制作等传统技艺。游客不仅可观可赏,更可亲手参与月饼DIY、羊毛毡制作、蒙古袍体验等,在互动中深入了解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
3.红色经典传承,赓续精神血脉
特设“红色经典日”,内容包括红歌教学与开放麦擂台、红歌联唱会、红色电影露天放映(如《建党伟业》《草原英雄小姐妹》)、星空下的红歌会以及“红色记忆·草原寄语”明信片慢递活动。让游客在草原的辽阔星空下,重温激情岁月,感受红色文化的磅礴力量。
4.草原特色体验,尽享自然乐趣
充分利用草原自然资源,推出骑马教学与体验、趣味射箭挑战赛、草原徒步摄影打卡、沙嘎游戏大赛、搏克(蒙古式摔跤)体验等多项具有浓郁草原风情的体育娱乐活动。同时,创新推出“牛马躺坪企划”“自然美学收集与创作”等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轻体验项目,满足不同年龄层游客的需求。
5.昼夜场景联动,延长游玩时效
突破传统日间活动模式,着力打造草原特色夜间经济。每日日落之后,篝火晚会、烟花秀、星空露营故事会、月光诗词飞花令、草原安代舞教学与集体狂欢等活动将接连上演,构建“白+黑”全时段、差异化的游玩体验,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让草原之夜同样精彩纷呈。
每日一主题,天天有新意
为使游客获得层次分明、深度沉浸式体验,活动七天均设有特色主题:
10月1日(开幕盛典):开幕式、工作站揭牌、非遗市集开市、月饼DIY、开羊仪式、主题晚会、篝火烟花表演。
10月2日(红色经典日):红歌教学与联唱、红色电影放映、“红色记忆草原寄语”明信片慢递活动、星空红歌会。
10月3日(民俗体验日):非遗工坊(刺绣/皮雕/羊毛毡/糖人制作体验)、蒙古袍体验、沙嘎游戏、团圆宴、月光影院观影活动。
10月4日(竞技娱乐日):斗地主擂台赛、趣味射箭挑战赛、骑马体验、团队互动游戏、篝火舞会。
10月5日(草原探索日):草原徒步摄影打卡、“自然美学收集与创作”活动、非遗知识问答、月光诗词飞花令、星空故事会。
10月6日(文化融合日):非遗市集促销活动、手链创作体验、传统体育(如搏克等)体验、草原故事会、草原安代舞教学与集体狂欢活动。
10月7日(圆满收官日):草原晨练活动、闭幕仪式、活动精彩集锦回顾、纪念品发放。
安心舒心,畅游无忧
为确保活动顺利举办并提升游客满意度,鄂托克前旗及希泊尔驿站已做足充分准备:
组织保障:成立活动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活动策划、执行、安保、后勤等各环节,确保流程顺畅。
安全措施:制定详细应急预案,配备充足的安保人员、消防器材。针对秋季草原天气特点,备足防暑降温及保暖物资,设置醒目安全标识。
服务优化:对接待、住宿、餐饮、卫生等环节进行全面提升,活动期间推出特色住宿套餐和草原风味美食,确保游客住得舒适、吃得放心。
宣传引导:通过官方媒体平台、旅游网站、合作旅行社等多渠道发布活动信息,并在主要交通节点设置导引标识,方便游客抵达。
共赴一场金秋草原的文化盛宴
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希泊尔驿站的“国庆中秋双节嘉年华”,是一次远离城市喧嚣、沉浸自然人文的绝佳机会。这里不仅有“天苍苍,野茫茫”的壮阔景色,更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我们诚挚邀请全国各地游客在金秋十月,走进鄂托克前旗,走进希泊尔驿站,与我们一起共赏草原明月,共庆盛世华诞,共度一个充满欢乐、温情与文化韵味的别样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