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听过这几种说法:
“少吃主食,更健康!”
“戒碳水才能快速掉秤。”
“凉皮是劣质碳水,尽量不要吃。”
“多吃粗粮,少吃细粮。”
在这个追求健康与美的时代,各种新的饮食观念层出不穷。让不少人甚至不再敢吃主食。然而,主食的热量真的有这么夸张吗?主食到底应该怎么吃才能既健康又减脂?
一
打破“少吃主食更健康”的误区
首先,我们要打破一个误区。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为我们的身体供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明确指出,碳水化合物应占每日总能量摄入的 50%-65% 。如今受一些错误观念影响,很多人尤其是减肥人群,盲目减少主食摄入。想想看,你有多久没有吃够这个标准了?
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苗青表示,长期碳水摄入不足,身体会发出一系列警告。除了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内分泌代谢功能、使人焦虑易怒外,由于大脑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还可能对脑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简单来说,长期碳水供应不足甚至会变笨,不但不可恢复,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寿命。而且,不吃主食或减少主食摄入,会使每日膳食结构中蛋白质或脂肪比例相对过高,进而引发肾功能损伤等一系列疾病。可见,“少吃主食更健康” 完全是个误区。
二
怎么吃?不同人群主食供能参考
既然主食如此重要,那我们每天该吃多少呢?不同人群对主食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总体上说:
对于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需要120 - 180g 的碳水化合物;
中等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需要180 - 240g;
重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则每天需要240 - 300g。
儿童和青少年年龄越小,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应该越高,
6 岁以下儿童应占总能量的 65%,
6 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应占总能量的 55% - 65%。
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率降低,体力活动减少,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应适当降低,为总能量的 50% - 60%。
你记住了吗?点赞+收藏,一起学习科学减脂,健康生活!
三
食材搭配:选好碳水很关键
在保证主食摄入量的同时,食材的选择与搭配也至关重要。好碳水主要来源于加工程度低、营养保留完整的天然植物性食物,具备低升糖指数 (GI)、高膳食纤维、高营养密度的特点。
日常生活我们应多选择全谷物、薯类、杂豆等优质的碳水,减少精制谷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例如,将 1/3 精白米替换为糙米、燕麦米、杂豆等,或者用红薯、玉米作为部分主食。对于儿童、老人及胃肠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避免全吃粗粮,可将粗粮与细粮合理搭配。
四
100 大卡主食分量参考
除了这些常见的主食,魔芋凉皮也是不错的选择。它富含膳食纤维,而且热量极低,100 大卡的魔芋凉皮分量可以达到600多克,可以提供很强的饱腹感,很适合体重管理期的人群。
记住!会让你长胖的绝对不是主食!而是总热量的超标摄入。主食并非健康的“敌人”,而是我们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只要吃够量、选对食材并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主食毫无疑问是我们追求健康生活的得力助手!
让我们告别错误观念,重新认识主食,开启科学饮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