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西式甜点里,提拉米苏(Tiramisu)总是自带浪漫滤镜 —— 它有着深褐色的可可粉表层,切开后是浅黄的奶酪糊和深棕的手指饼干,一勺挖下去,丝滑的奶酪裹着浸满咖啡酒的饼干,甜中带着微苦,像一场温柔的邂逅。而它的名字 “Tiramisu”,在意大利语里是 “带我走” 的意思,藏着一个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
关于提拉米苏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最广为流传的是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特雷维索地区。相传二战时期,当地的妇女们为了给前线的丈夫补充能量,用家里仅有的马斯卡彭奶酪、鸡蛋、饼干和咖啡,做了这道甜点,希望丈夫能带着自己的爱奔赴战场,“带我走” 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如今,提拉米苏成了意大利最受欢迎的甜点之一,也风靡全球,成了浪漫的象征。
做提拉米苏,食材的选择很关键,每一样都不能马虎。首先是马斯卡彭奶酪,这是提拉米苏的 “灵魂”,必须选意大利进口的,质地细腻,口感醇厚,不能用普通奶酪代替,否则会失去提拉米苏的正宗味道。然后是手指饼干(Savoiardi),要选酥脆的,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这样才能充分吸收咖啡酒的味道,又不会散掉。咖啡要用浓缩咖啡,味道浓郁,再加少许朗姆酒(或咖啡酒),增加风味;鸡蛋要选新鲜的,只用蛋黄,蛋白部分不用,这样奶酪糊更丝滑。
制作过程分为两步:做奶酪糊和组装。做奶酪糊时,先把蛋黄和白糖放进碗里,用打蛋器打发,直到蛋黄液变得蓬松、颜色变浅,大概需要 5 分钟;然后加入马斯卡彭奶酪,用刮刀轻轻翻拌均匀,不要搅拌太用力,否则奶酪糊会变得粗糙;接着把淡奶油打发到有纹路的状态,和奶酪糊混合,继续翻拌均匀,这样丝滑的奶酪糊就做好了。
组装则需要耐心。先准备一个方形或圆形的模具,在底部铺一层手指饼干,然后用刷子把浓缩咖啡和朗姆酒的混合液均匀地刷在饼干上,让饼干充分吸收液体,但不要刷太多,否则饼干会太软散掉;然后铺一层奶酪糊,用刮刀抹平;再铺一层手指饼干,刷上咖啡酒,再铺一层奶酪糊;最后在顶部撒上一层厚厚的可可粉,放进冰箱冷藏 4 小时以上,最好冷藏过夜,让饼干和奶酪糊的味道充分融合。
吃提拉米苏的最佳温度是 4℃左右,从冰箱拿出来后,不要马上吃,先放 5 分钟,让口感更柔和。一勺挖下去,能看到层次分明的奶酪糊和手指饼干,可可粉的微苦、奶酪的香甜、咖啡酒的醇厚,在嘴里交织在一起,丝滑不腻,余味悠长。有人说,提拉米苏的味道像爱情 —— 甜中带苦,苦中带甜,让人回味无穷。
我第一次吃提拉米苏,是在一家意大利餐厅。当时我和朋友逛街累了,走进餐厅坐下,服务员推荐了提拉米苏。当甜点端上来时,我被它的颜值吸引了 —— 表层的可可粉撒得很均匀,边缘有一圈精致的花纹。我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瞬间被丝滑的口感惊艳了,奶酪的甜和咖啡的苦完美融合,一点都不腻,吃完后嘴里还留着咖啡的余香。朋友笑着说:“提拉米苏的意思是‘带我走’,吃了它,就像把意大利的浪漫带走了。”
后来我试着自己做提拉米苏,第一次因为马斯卡彭奶酪放少了,口感不够丝滑;第二次因为手指饼干刷太多咖啡酒,变得太软;直到第三次,才做出了满意的提拉米苏。当家人吃了我做的提拉米苏,说 “比餐厅的还好吃” 时,我才明白,提拉米苏的浪漫不仅在于名字和味道,更在于制作过程中的用心 —— 每一次搅拌,每一次铺层,都藏着对家人的爱。
现在,每当我想给生活加点浪漫,就会做一份提拉米苏,看着家人吃得开心,我就觉得,这大概就是提拉米苏 “带我走” 的真正含义 —— 带着爱和温暖,走向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