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当夕阳落下,真正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曾经,这里的夜晚是静默的。尽管白天有山水如画、蔗田如海、壮族风情浓郁,游客却往往“日落即离”,留不住人,更留不住消费。夜间旅游的空白,成为制约当地文旅发展的痛点。
而如今,一条以“夜新和”为名的夜间经济旅游集聚区,正悄然改变这一切。
从“无人留夜”到“万人夜游”
“夜新和”项目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对原有资源的深度盘活与创意升级。过去闲置的“九街十八湾”商铺,被重新规划、改造,融入壮族民俗文化与现代光影艺术,形成集演绎、美食、手作、休闲于一体的夜间消费动线。
核心产品——《黑水壮歌》沉浸式演绎,以船游为线索,融合灯光、激光、水雾、音响等多媒体技术,将壮族神话、蔗糖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成为吸引游客的“夜游爆点”。
运营前置:不让建设与运营“两张皮”
与传统项目“先建后营”不同,“夜新和”在启动初期就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从策划阶段就参与规划,确保每一个空间、每一条动线都具备“可运营性”。
招商工作同步推进,非遗小吃、手工艺品、主题酒吧等业态精准落地,使得项目一旦建成,便能迅速投入运营,实现“开门即热场”。
小小夜市,带动一大片
“夜新和”不仅点亮了新和的夜晚,更激活了整个区域的文旅生态。周边民宿如“在野”“发呆坡”“卜花”等入住率显著提升,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半天延长至一天以上。
据统计,项目在五一测试运营期间,仅夜新和码头及音乐营地每晚游客量就突破万人,临时小商铺单店三小时营业额最高达3000元,夜间经济成效初显。
不止于旅游,更是一种发展启示
“夜新和”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填补了夜间旅游的空白,更在于它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乡村振兴路径:
· 以运营思维引领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 以文化内容赋能空间,提升旅游品质;
· 以夜间产品延伸消费,激发市场活力。
结语:夜色正新,和美共生
“夜新和”不只是多了一个夜市,而是多了一种可能——乡村的夜晚,也可以有光、有人、有生活。它正在用一盏灯、一场戏、一条街,重新定义夜间经济的深度与温度。
如果你也想感受壮族文化与现代光影交织的夜晚,欢迎来到崇左,来到新和。这里的夜色,等你来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