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杭州 半山 显宁寺
创始人
2025-09-24 11:50:26
0次
“南有灵隐寺,北有显宁寺”
道出了该寺昔日的辉煌。
始建于五代时期的这座千年古刹坐落在杭城半山北麓的刘文村,经过修缮后于2019年11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昔日“婆娑竹影”“清晨入古寺”的意境得以再现。
这千年古刹是《药师忏》的诞生地(清朝康熙三年,由仁庵济义法师主导编撰,天溪受登编写《药师三昧行法》,为后人留下法门践行典籍。)
目前已经部分修复的显宁寺采用了少用的白墙黑瓦。有意思的是,与杭州主流的古刹不同,修葺后的显宁寺成为了一座延续民国建筑特色的中式风格寺院!
据悉,解放后这里还曾经是杭钢的疗养院。
显宁寺,这座始建于五代的古刹,曾在半山一带声名远播。如今所见,多为民国时期重建的痕迹。杭州市政府于2004年将其列为历史建筑,让它得以在时光长河中继续守望着这片土地。
目前显宁寺除了藏经楼尚存,仍保存着山门、甬道、大殿等遗址。
现如今我们看到的显宁寺建筑主体,是民国时期的藏经楼,两层木结构的藏经楼虽不显宏伟,仍自带庄重的气场。
上方供奉着释迦摩尼像和药师
供奉的菩萨是药师
步入佛堂,满墙的佛像在柔和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金与银的交错中,每一尊佛像都仿佛在低语,讲述着千百年来的信仰与虔诚。小牌匾上写着佛名,香火缭绕间,让人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
目前修复的建筑都很有特色
在显宁寺藏经楼的庭院中,有一眼古泉,名为“珍珠泉”。据《杭州府志》记载,泉水清澈见底,足踏地面时,泉水会泛起如珠般的涟漪,晶莹剔透,宛如珍珠跳跃。如今,泉水依旧清冽,仿佛时间从未在此留下痕迹。
半山地区曾有三座高僧塔,其中最著名的是“月明清杲禅师塔”。他的故事被编为元代杂剧《月明和尚度柳翠》,流传至今。如今,塔虽已倾废,但那段传奇却仍在民间口耳相传。
2003年,杭钢集团在厂区内发现了一些石塔构件,其中便有“月明祖师塔”的残件。塔身刻有“月明祖师塔”四字,雕工精美,纹饰古朴。2024年,杭钢将其捐献给拱墅区,现保存于显宁寺中,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
在寺中一处草地上,有一尊小和尚的石雕,他盘腿而坐,双手合十,闭目沉思,仿佛在聆听风声,也在聆听心声。佛珠垂落胸前,阳光洒在他安详的面容上,让人不禁也想坐下来,静一静,想一想。
显寺依山而建,古朴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之间。黑瓦白墙,飞檐翘角,透着一股典雅之气。门前石阶蜿蜒而上,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窗棂映着树影,风过时,仿佛能听见禅意的回响。这里,是半山的静心之地,是杭州一隅的时光角落。
这里风景秀丽,有种与世无争的感受,很是清静干净。可谓是周末放空绝佳之地,有着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感受!
这只是显宁寺整体恢复的开始,接下来显宁寺将进行复建,下图是规划设计示意图。
复建后的显宁寺占地面积68亩。一期工程将遵循显宁寺的遗址保护原则,依山势将寺庙的主体功能建设完成,包含大雄宝殿、法堂、禅堂、药师阁、僧寮等功能。二期工程将完成显宁寺整体的建筑功能空间,包含天王殿、药师殿、云水堂、客堂、素斋馆等功能。每期功能相对完整且有独立出入口,后期建设基本不对前期产生大的影响。同时几乎通过建造生态长廊,打通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西大门。可以想见,未来,显宁寺将以全新的面貌再现杭城之北,成为集历史文化与佛教文化与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文化旅游新地标,为弘扬宋韵文化和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