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达人为何越养越虚?中医推荐“黄金标准”教你避坑
创始人
2025-09-24 08:03:13
0

近日,某档明星远行真人秀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一位艺人在节目中保温杯不离手,即便在六月的非洲也身着秋衣,还担心劲歌热舞“消耗心血”,诸多片段令不少观众直呼“仿佛看到了办公室里的养生达人”。

然而,如此细致的养生方式,却似乎并未换来理想的健康状态,反而引发大众对其“无效养生”的质疑。养生还分有效和无效?

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保健意识的提升,“养生达人”随处可见。他们热衷于各种养生之道,有人一天一杯网红“祛湿茶”,将保健品当饭吃,也有人执着于三伏天晒背。可现实却很骨感,有的人越养越“虚”,莫非养生无效?

对此,养生可不背锅,实则是方法用错。所谓无效养生,往往披着“传统”“网红”“科学”等外衣,本质却是违背身体节律、忽视个体差异的行为。那到底什么才是有效养生?

养生也有“黄金标准”

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生是中医学的文化特色之一,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保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行为。这也体现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开篇就提出了养生的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可谓是有效养生的“黄金标准”。

法于阴阳

法于阴阳就是让人体内在与自然的阴阳变化之道相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包括我们与自然环境要和谐,与社会环境要和睦,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要和乐,生活节奏要动静结合,自身的精神情绪和身体也要调和。

只有注重了整体调和,顺应了自然规律,保持情志和悦,方能气血平和,百病不生。

和于术数

和于术数就是指正确使用各种养生方法,无外乎“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饮食:注意饮食调养是养生抗衰的主要途径,方法就是饮食定时定量,食不可过饱,亦不可忍饥。食物种类与调和要合理,多吃五谷杂粮,少进肥甘油腻之品。

食物与药物一样,都具有“四气五味”的特性。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能,寒凉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食物的味不仅具有口味感觉,也具备一定药物性质的特点,如食物中有辛味的葱、姜就具有发散表证寒邪的作用;甘味的红枣、山药具有健脾、和胃、养中的作用;酸味的乌梅、木瓜具有收敛生津、养筋的作用;苦味的苦瓜、茶叶具有清热、凉血、降火的作用;咸味的甲鱼具有软坚、化痰、散结的作用。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通过合理饮食,便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起居:《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平均入睡时间为23点15分,仅39.1%的成年人在23点前入睡,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

对于现代人来说,熬夜似乎已成常态,而不同于因压力、焦虑造成的被动失眠,越来越多人选择主动失眠。

《庄子》中提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其实,人身体中的阳气就像太阳一样,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的活动,人没有阳气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活力。

阳气在身体里的运行随着太阳的升落而变化,白天阳气在体表,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到了晚上,阳气收敛,人体也应该休息,不应再扰动阳气,如果违反了阳气的运动规律,身体的正气就会逐渐虚弱,容易遭受邪气的侵扰而引发各种疾病。

除了要符合一日的作息,还要顺应四季的规律,那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违背了这样的规律,也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在春夏要养护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到秋冬要养护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

眼下天气转凉,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避免着凉以诱发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入秋后燥令当时,天气逐渐干燥,不妨吃些滋润的食品,如银耳、百合、蜂蜜、核桃、芝麻、梨、荸荠、芦根等,既清热又润燥。

入秋后要特别注意情绪调适,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遇到伤感之事应主动排解,起居上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待天气凉爽后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运行、疏导肺气。

最重要的是,记住不妄作劳,就是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保持身心健康。

辨清体质,顺应自然规律

当然,具体针对个人的养生方法最终还是要在体质辨识的基础上进行。2009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标准》发布,将体质总结归纳为平和体质和八种亚健康体质,包括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及特禀质,具体来说——

气虚体质易感疲乏、气短、出汗,建议食宜益气健脾,起居勿过劳,运动宜柔缓,情绪应乐观。

阳虚体质易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建议食要温阳忌寒凉,起居要保暖,运动要避风寒。

阴虚体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喜冷饮,建议食宜滋润,起居忌熬夜,运动勿太过。

痰湿体质油脂较多,多汗且黏,饮食宜清淡,环境忌潮湿,运动宜渐进。

湿热体质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建议饮食忌滋腻,环境避湿热,运动可大量。

血瘀体质面色晦暗,色素沉着,建议食宜行气活血,起居勿安逸,运动促血行。

气郁体质忧郁脆弱,敏感多疑,食宜疏肝理气,起居宜动不宜静,宜参加群体运动。

特禀质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食宜益气固表,起居避免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

现代生活毕竟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然而辨清体质,顺应自然规律,仍是亘古不变的法则。正确看待养生,拥有一双辨别“无效养生”的眼睛,便能树立良好的心态,找到自己的健康节拍。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西笋炒牛肉,烟火气十足超赞! 笋炒牛肉使得牛肉的滑嫩与春笋的脆爽在辣味的衬托下相得益彰,制作这道菜,首先需要准备适量的新鲜牛肉,最...
性价比高的灵龙谷景区,说说灵龙... 探秘灵龙谷景区:高性价比的旅游宝藏地 在福建漳州平和,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灵龙谷生态旅游度...
谁杀死了你的旅行体验?这个意大... 一、一个让超市货架颤抖的“洋葱之谜” 凌晨三点,某国际超市的仓储数据系统发出刺耳警报——同一货架上两...
原创 “... 老话常说“九月吃一瓜,中药不用抓”,这说的到底是啥宝贝瓜呢?没错,就是咱们菜市场里最不起眼、价格也最...
原创 巨... 这款香蕉坚果蛋糕,真是我近期早餐和下午茶的心头好!每次打开烤箱那一刻,满屋子都是香蕉混合黄油的暖香,...
原创 煮... 标题:煮莲藕骨头汤的时候加入它,解暑气,夏天常喝好处多,全家都适合。 在炎炎夏日,一碗热气腾腾的莲...
原创 把... 标题:掌握这三点,水煮肉片滑嫩香辣,美味难挡! 在美食的世界里,每一道佳肴都承载着厨师的匠心独运和...
原创 盐... 标题:盐焗鸡怎么做好吃,电饭锅版做法,简单方便 在追求美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让人眼前...
原创 童... 标题:童年常吃的3种零食,图二装逼神器,图三有钱也买不到了。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年代,...
原创 汉... 标题:汉堡里面有荤有素,为什么大家还说它不健康? 在快餐的海洋中,汉堡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
原创 抖... 标题:抖音“网红”酸辣鸡爪来了,详细步骤,简单美味,快来一起试试!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美食总是能...
原创 煮... 标题:煮玉米用冷水还是开水下锅?难怪吃起来不够糯,总觉得又老又硬。 在烹饪的世界里,玉米以其独特的...
国庆游贵州,这些人免门票! 去... 国庆假期将至计划在贵州省内游玩的小伙伴赶紧码住这份旅游优惠攻略如果计划前往建议大家提前预约门票202...
原创 萝... 萝卜饺子馅好吃有诀窍,不用盐杀水!教你一招,鲜嫩多汁,香味足 经过几轮降雨,天气不热了,一早一晚还有...
原创 牡... 在牡丹江的某个不起眼的胡同里,隐藏着一个别有洞天的私人餐厅——“汇舍”。这里,不仅有着令人垂涎的美食...
原创 简... 标题:简单易做的家常小菜,切一切,拌一拌,少油又健康,清凉又爽口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在...
驱车数十公里只为一睹真容?青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深得我心!”“户外天花板!美得不像话!”近日,青岛“阿勒泰”突然在小红书...
大美新疆每一眼都惊艳 这些宝藏... 赤色蜿蜒的库车大峡谷、洁白无瑕的冬日阿勒泰、绿得养眼的喀拉峻草原、蓝如宝石的赛里木湖……从沙漠到雪原...
广东香酥炸虾排来咯!金黄诱人,... 广东香酥炸虾排是一道深受欢迎的家常菜,其特点是外皮金黄酥脆,内里虾肉鲜嫩弹牙。制作香酥炸虾排,首先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