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种“窜稀营销”在社交平台火了,在相关博主发布的视频中,买一杯奶茶店员会附赠一摞纸巾。“买杯奶茶给我那么多纸巾做什么?因为添加了益生菌/果蔬成分,喝了会窜稀。”
有媒体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个茶饮品牌密集推出在原料中添加果蔬或益生菌类产品,部分标注“脾胃虚弱人群请酌情饮用”,在博主发出的视频中,使用类似“窜稀营销”模式的品牌涵盖了不少时下炙手可热的茶饮品牌。
有不少网友质疑这些品牌宣传导向不良,认为这更像是食物不干净的表现。但也有网友认为,下单时页面已有相关产品提示,无可厚非。
有食品及餐饮行业分析师认为,“窜稀营销”的方式切中了不少爱美人士的需求,暗含排毒、瘦身等功能。不过,“一喝就拉”真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吗?其中是否暗藏健康风险?
有网友在点评软件晒出就诊记录,称自己喝完某品牌酸奶后呕心目眩、浑身无力,持续腹泻、呕吐,去医院检查出急性肠胃炎。
医生提醒:“一泻千里”不是“排毒”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王元钊提醒,很多人认为“拉肚子就是排毒”,这是大错特错!频繁腹泻会导致肠道黏膜绒毛受损,影响营养吸收;引起电解质紊乱,比如低血钾可引发心律失常;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息肉风险。如果喝了之后出现身体不适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医生指出,高浓度益生菌酸奶含量远超日常推荐用量的5到10倍,易致肠道菌群紊乱,引发胀气、腹泻等不适。其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过量会使肠道蠕动加速,大便体积增加。此外,酸奶温度低,对肠道有物理性刺激,也会助于通便。但腹泻并非排毒,不能减脂,且免疫力低下者、胃肠道功能弱者(如小儿、老年人、孕产妇)不适合饮用。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食品及餐饮行业分析师林岳认为,“窜稀”营销暗含排毒、瘦身等功能,这种噱头模糊了食品、保健品的边界,缺少必要的风险警示。从品牌方来讲,在产品研发方面应谨慎行事,不应过度宣传。
来源:红星资本局、荔枝新闻、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
图片:红星资本局、荔枝新闻
编辑:暴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