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李康
上图源网络
前言
最近,全球文娱产业掀起一场版权侵权诉讼风暴——迪士尼(Disney)、环球影业(Universal)、华纳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等好莱坞巨头于当地时间2025年9月16日集体在美国加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将中国AI公司MiniMax告上法庭,指控其生成式AI平台“海螺AI(Hailuo AI)”大规模侵犯版权。
1 该诉讼的来龙去脉
上图源起诉书
好莱坞方面列举的侵权角色清单几乎涵盖了文娱产业流行文化的半壁江山:从漫威的钢铁侠、死侍,到DC的超人、神奇女侠;从皮克斯的巴斯光年,到华纳的兔八哥、猫和老鼠;还包括梦工厂的功夫熊猫、魔发精灵等等。
更严重的是,起诉书称MiniMax不仅放任用户生成侵权作品,还利用这些作品进行商业推广,甚至在生成的视频上加自家Logo,把侵权内容当成广告素材。
2 原告的诉求
上图源起诉书
原告方指控MiniMax构成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要求法院:
(1)判令MiniMax停止使用原告作品训练模型,删除侵权内容;
(2)禁止其继续向用户提供侵权生成结果;
(3)支付实际损失及MiniMax的非法利润,或者按意愿选择每件作品最高15万美元的法定赔偿;
(4)补偿律师费和诉讼成本。
起诉书还特别强调,MiniMax完全有能力采取技术措施来避免侵权,例如屏蔽特定提示词、对生成结果进行版权过滤,但选择了“视而不见”,这种故意行为加重了其侵权的恶意性。
3 该诉讼的可能影响
首先,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版权诉讼之一,原告涵盖迪士尼、漫威、卢卡斯影业、20世纪影业、环球、梦工厂、华纳、DC、卡通频道、汉纳-巴伯拉等几乎所有好莱坞头部IP持有者。
其次,被告MiniMax是中国生成式AI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估值高达40亿美元,计划赴港IPO。如果败诉,可能面临巨额赔偿和业务模式重构,甚至影响上市进程。
最后,这起案件将直接揭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法律难题:训练数据和输出结果是否侵权、平台的避风港责任边界,以及AI公司应承担何种版权合规义务。其判决结果可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风向标。
附起诉书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