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虾仁炒蛋”
刚过去的一周,上海学校食堂的“虾仁炒蛋”突然上了热搜。
9月15日,上海多所学校孩子反馈,午餐中的虾仁炒蛋 “有臭味”、“吃到呕吐”,,随后被紧急撤换,补发了饼干和面包。
配餐供应商——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回应称是因为虾仁里有细沙,但家长不买账,网上掀起一股深挖绿捷的热潮。
有报道显示,该公司服务面非常广,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餐超过50万份。
网上有人质疑绿捷“频繁遭遇投诉,却屡屡中标”,认为其有“暗箱操作”嫌疑。
不少家长呼吁,不要说西贝用预制菜了,干脆用西贝替代绿捷吧,至少口味不错,也安全。
还有的家长开玩笑,干脆让绿捷公司做市场监管部门和市教委的配餐供应商得了,看看是啥质量。
9月18日,绿捷公司所在地的闵行区市场监管部门不咸不淡地回应:“已关注到绿捷相关菜品被撤下一事,目前仍在调查中。”
直到9月18日晚上22时许,上海市教委发布才发布了不痛不痒的通告,称已第一时间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赴现场调查,并且将留样食品及原料送检,“一周内将出具检验结果”。
全国网民都在吃瓜,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竟然也会保障不了学生餐的质量?
除了一众自媒体外,外地媒体,包括京城和南方系的的主流媒体,也陆续报道了“虾仁炒蛋”事件。
吊诡的是,如同8月份交大附中某分校女生军训不幸去世事件一样,上海本地媒体,大多保持了沉默,令人深思。
不管下周检验结果如何,上海的中小学配餐问题不能再遮遮掩掩了,应当刮骨疗毒!
一言难尽的中小学食堂
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食堂的外包及送餐比例超过5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学生的餐食是由外部供应商提供的。
关于中小学食堂问题,各地家长吐槽颇多,无非就是难吃、量少、营养跟不上等问题,其背后不乏克扣、贪腐学生食堂经费问题。
早在2012年,国家就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餐改善计划,以提高农村学生的健康水平。
然而,一些地方的相关负责人,却打起这笔资金的歪脑筋。
2013年,福建省永安市人民检察院先后立案查办了永安五中、七中校长及相关管理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案3件6人。这些人员利用食堂监管漏洞,虚报套取专项资金,克扣降低膳食标准。
2016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芝麻洼乡孔寨小学校长,连续2年克扣全校100多名学生的营养膳食补助物资,累计克扣的物资金额达10万元。
2019年,江苏江阴查处了山观实验小学总务处主任龚秀娟克扣学生伙食费案件,学校伙食标准为每顿8.5元,实际供应标准仅3元至3.5元,仅仅一年多时间龚秀娟就贪污学生伙食费高达131万元。
2022年4月,据媒体报道,江苏省灌云县某乡镇中学校领导,把学校食堂当自己家小金库,以学校食堂工人工资的名义,从伙食费中套取25400元,发放三名校领导的假期值班补贴。
诸如此类案件,举不胜举。
2025年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央视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中披露:
在整治校园餐管理问题方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个,处分2.3万人,真可谓触目惊心。
而2023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指鼠为鸭”事件,则让主管部门公信力受到了严重伤害。
2023年6月1日,该校一名学生,在食堂发现一个疑似“老鼠头”的异物。
然而,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某负责人却言之凿凿:异物就是鸭脖,引发舆论哗然。
直到江西省成立联合调查组,才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优质安全的机关食堂
与中小学食堂的种种乱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机关食堂的“用心良苦”。
不仅体现在安全、优质上,还要成为满意型机关食堂。
随便打开网络一搜,就看到连篇累牍相关报道:各地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如何多多举措打造满意型机关食堂。
这些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严把食品采购关,选用优质供应商,食材需要经专业机构检测合格。有的部门还有专门的有机食品供应基地,并且严禁使用转基因食用油。
二是加强监管力度,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全流程监管,食材、菜品留样检测。
三是创新餐饮服务模式,增加特色菜品数量,提高菜品质量。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提升食品加工水平。
机关食堂服务服务的不仅是单位职工,还有各级领导。
不要说出问题了,只要领导不满意,后勤负责人就得滚蛋!
机关食堂的成功,说明只要拥有足够的决心,完全有能力办好中小学食堂。
世上就怕认真二字
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试想下,用办机关食堂的决心,还能办不好中小学食堂吗?
其实,家长们的要求也不高,首先要保证孩子吃得安全,其次是吃得饱,最后才是吃得好。
这个要求难吗,只要用心了,一点也不难,就怕有人把歪心思动到孩子身上。
2020年,深圳一名初三学生上传了《深圳某校午餐实况》的视频,播放量破两百万,舆论一片哗然。
摇晃的视频镜头里:油豆腐泛着白沫,鸡腿中心还带着血丝。
事件过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教育局、市场监管局共同委托深圳市疾控中心牵头制定了一份地方标准——《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
该《指南》共有“22条军规”,要求中小学食堂要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适时调配,注重营养与口味相结合,尤其强调要增加奶类、蔬菜、水果、坚果。
据了解,目前全国范围内,仅有深圳等个别城市建立了中小学营养配餐的地方标准。
而同样作为一线城市的上海,能否也制定这样一份标准呢?
今年7月份,市场监管总局也专门发布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为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的合规管理提供了指导。
教员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把“让学生吃得安全、吃饱吃好”这件事,是对未来的承诺。
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就不要奢谈建设什么全球中心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