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养护肺脏。有句俗语叫“秋吃白,病不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秋天如何利用“白色食物”来养生。
秋季为何要多吃白色食物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白色对应五行中的“金”,与人体五脏中的“肺”相应。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最易伤肺,而山药、百合、莲子、银耳、秋梨等白色食物多具有清肺、润肺、养肺的功效,正是滋阴润燥的佳品。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看,白色食物大多富含黏液质、多糖类物质和维生素,这些成分能滋润呼吸道黏膜,增强肺部的自我修复能力。例如白萝卜含有的芥子油苷具有抗炎作用,银耳中的银耳多糖能增强免疫力,梨的含水量高达85%以上且富含苹果酸等有机酸,这些都是白色食物防秋燥的科学依据。
这些白色食物秋季不可错过
壹
梨:润肺止咳的“天然甘露”
梨性偏寒凉,能清肺降火、生津止渴、化痰止咳;其酸味还能收敛肺气。
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生吃易不适,建议蒸熟或炖煮食用。搭配川贝炖煮,对干咳少痰效果更佳。
食谱:冰糖炖雪梨
(1)梨洗净(可用盐搓洗表皮),上部切开作盖,挖去核。
(2)梨盅内放入冰糖、红枣、枸杞(可选)。
(3)盖上梨盖,隔水蒸或炖40-60分钟至梨肉软烂,喝汤吃梨。
贰
银耳:平民燕窝,滋阴润燥
银耳被誉为“菌中之冠”,能清肺热、益脾胃、润肌肤,富含胶质,对缓解皮肤干燥、干咳十分有效。
食谱:红枣枸杞银耳羹
(1)银耳冷水泡发(需数小时),去蒂撕小朵。
(2)红枣洗净去核,与银耳同入砂锅,加足量水。
(3)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炖1—1.5小时至银耳软糯出胶。
(4)加入枸杞、冰糖,再煮5分钟即可。可搭配百合、莲子同煮。
叁
山药:健脾益肺的“地下宝物”
山药性平,既能健脾益胃(苦夏后需调养脾胃),又能补肾益精、润肺止咳,是温和滋补的佳品,特别适合脾胃虚弱人群。
需注意,处理山药时黏液可能致痒,建议戴手套或边冲水边削皮。
食谱:清蒸山药
山药去皮切段蒸熟,淋蜂蜜或桂花蜜。
食谱:山药粥
粳米煮粥,快熟时加入去皮切块的山药,煮至软糯。
肆
莲藕:秋藕最补人,生熟皆宜
“秋藕最补人”,生藕性寒,可清热生津、凉血;熟藕性温,能健脾养胃、补益气血。
莲藕富含膳食纤维,还有助缓解秋燥便秘。
食谱:莲藕排骨汤
(1)排骨冷水下锅焯水去腥,洗净。
(2)莲藕去皮切块(稍大块,炖煮后会缩),姜切片。
(3)所有材料放入汤锅,加足量冷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1.5小时。
(4)出锅前加盐调味,可撒葱花或枸杞。
伍
白萝卜:“秋日小人参”
白萝卜能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开胃消食、清肺。
食谱:清炒萝卜丝
萝卜切丝,蒜末爆香后下锅翻炒至软,加盐等调味。
食谱:白萝卜汤
简单清炖或与排骨、羊肉同煲。
秋季饮食有讲究
1、搭配均衡,主食粗细结合
饮食整体应清淡,保证主食摄入,特别是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粗杂粮(如燕麦、小米),有助于维持皮肤黏膜健康,预防脂溢性皮炎和便秘。
2、烹饪方式宜温和
多采用蒸、煮、炖、煲汤、做羹等温和烹饪方式。这不仅能最大化保留食物营养和水分,也更适合秋季脾胃。如梨、莲藕生吃偏凉,熟食更温和。
3、少辛增酸,忌生冷
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减少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易耗散肺气加重燥热)。适当增加苹果、石榴、葡萄、柚子、山楂等酸味水果,有助于收敛肺气,养肝护肝。同时,虽然白天可能还热,但早晚转凉,应避免过多生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
4、足量饮水是基础
无论吃什么,充足饮水都是对抗秋燥的基础。每餐搭配汤、粥、奶等液体食物(约200-300毫升/餐)是很好的补充方式。
5、个体化选择
食疗需考虑体质。例如,本身有便秘困扰者,像鸡头米(芡实)这类收敛性强的白色食物就需慎用。脾胃极度虚寒者,选择偏凉性的白色食物(如生梨、生藕)时要注意烹饪方式或适当搭配。
养生贵在坚持和适度,快把这份“白色食谱”加入你的秋季餐桌吧。■
来源:人民网科普、广东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