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进华上综艺翻车?一只土鸡引发的南北饮食文化大战
奥运冠军全进华的哥哥全进华最近在炙热游戏·百厨大战里的表现,让全网炸开了锅。这位跳水冠军的哥哥带着自家养的180天土鸡参赛,却因为评委一句"不够嫩"惨遭淘汰,直接把广东网友气得跳脚。
事情得从节目里的白切鸡说起。全进华端上这道看似普通的粤式经典时,特意强调用的是自家散养180天的本地土鸡。懂行的都知道,在广东做白切鸡,鸡龄就是灵魂——老鸡才能炖出金黄油亮的鸡皮,肉质紧实有嚼劲,连骨髓都透着鲜甜。可评委周晓燕尝了一口就皱眉头:"这鸡不够嫩啊。"
现场瞬间凝固。全进华当场就急了:"您说的嫩鸡是那种45天出栏的速成鸡吧?在广东菜市场,这种鸡白送都没人拿!"眼看火药味渐浓,岳云鹏赶紧打圆场:"可能是南北口味差异..."这话不说还好,一说直接点燃了广东网友的怒火。
评论区瞬间被攻陷:"180天的走地鸡才是白切鸡标配!""不懂粤菜就别瞎点评""我们喝老火汤长大的,要的就是这口筋道"......两广地区的网友尤其激动,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道菜被否定,更是饮食文化被冒犯。有网友翻出资料打脸:周晓燕是淮扬菜大师,岳云鹏主业说相声,让这样的组合来评判粤菜,就像让西餐厨师点评佛跳墙——专业完全不对口。
更绝的是全进华事后的应对。这位95后小伙没在社交平台开撕,而是默默发了条制作白切鸡的教程视频。镜头里他边处理土鸡边讲解:"看这个鸡脚上的茧子,没半年养不出这种厚度""皮下脂肪要这个厚度才够香"...视频很快突破百万播放,评论区成了大型粤菜科普现场。有网友调侃:"全哥这波操作,直接把淘汰变成了全国巡回教学。"
这场风波背后,其实是饮食文化的深层碰撞。北方人吃鸡讲究鲜嫩多汁,南方人追求肉质紧实;北方喜欢浓油赤酱,南方推崇原汁原味。就像网友说的:"在广东,鸡老到能当爷爷才够资格上白切鸡的砧板。"问题在于,作为专业美食节目,评委是否应该具备跨菜系的鉴赏能力?当岳云鹏用涮羊肉的标准评价白切鸡时,争议就在所难免。
值得玩味的是全家的"热搜体质"。妹妹全红婵用跳水让世界记住湛江,哥哥全进华靠一只鸡带火粤菜文化。有网友脑洞大开:"建议节目组下次请全妈妈来,说不定能见识到更地道的湛江家常菜。"
这场"鸡龄之争"也给综艺节目提了个醒:当明星跨界当评委时,到底是真专业还是凑热闹?就像米其林不会请游泳教练当评审,美食综艺也该守住专业底线。毕竟观众想看的,是真正懂行的人对美食的精彩点评,而不是外行的"我觉得"。
说到底,饮食文化没有高下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下次再遇到类似争议,或许评委们可以先问一句:"这道菜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毕竟懂得尊重差异,才是真正的美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