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来了!来了!
“皖北旅游大环线”要来了!
涵盖泗县
日前,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皖北旅游大环线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和《皖北旅游大环线建设指导性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对此,小编进行了梳理总结,看看都有哪些重点!
规划详情
规划范围与期限:皖北旅游大环线规划范围涵盖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市及滁州市明光、凤阳、定远和六安市霍邱4县(市)的 “一大环、两小环、多线路”,全程共2040多公里,涉及39个县(市、区)沿线和周边,国土面积5.3万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从2025年至2030年。
丰富资源串联:旅游大环线沿线汇聚众多历史文化名城、遗产遗址、历史名人等资源,串联国家3A级以上景区152处、省级以上旅游镇、村、街区30处。
建设目标分阶段达成:《规划》提出,到2026年底,完成大环线示范段(淮北宿州段、淮南段)建设;到2030年,全面建成 “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特色鲜明” 的皖北旅游大环线。为实现上述目标,将实施 “五大工程”。
“五大工程”具体内容
路线提质工程:构建 “一大环、两小环、多线路” 交通网络、推动大环线道路提质升级、推进大环线连接线建设、打造皖北高品质绿道系统、优化充电设施网络布局等5个方面内容,到2030年完成1300公里以上环线道路提升项目。
其中,“旅游大环线”全长约828公里,依托G328、S319等公路,串联皖北27个县(市、区),链接宿州皇藏峪、淮北四季榴园、亳州古城文化旅游区、阜阳八里河、淮南寿县古城、蚌埠涂山风景区、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 2 个重点景区。
八里河风景区
“西部小环线”全长约367公里,以“走进皖北,感悟先秦”为特色,依托G237、S309等公路,串联亳州、阜阳、淮南等地8个县(市、区),链接阜阳生态乐园、淮南八公山、蒙城庄子祠等10个重点景区。
阜阳生态乐园
“东部小环线”全长约440公里,以“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为特色,依托G328、S319等公路,串联宿州、蚌埠等地10个县(市、区),链接宿州新汴河景区、凤阳小岗村乡村旅游区、明光黄寨草原静港营地旅游区等16个重点景区。
多线路主要包括各地具有一定品质的旅游风景道,如阜阳的淮河风情百里画廊、宿州的符离大道生态风景道、淮北的龙脊天路风景道、滁州的江淮分水岭风景道等。
路景打造工程:预计到2030年完成85处以上三级驿站改造提升和建设85处以上观景平台、文旅兴趣点及露营地等设施。
路业融合工程:加快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实施重点景区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城市旅游、打造“皖美休闲旅游乡村”、推动多业态跨界融合、培育十大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等6个方面内容。
《方案》重点举措
推进大环线连接线建设:聚焦打通景区连接“最后一公里”,新建或改造一批“短而精、畅而美”的旅游集散道路,形成环线快速集散、微循环直达景区的立体化导流网络。推动大环线各市沿线布局不少于4个高速互通,实现大环线与高速公路互通节点15分钟通达。
打造皖北高品质绿道系统:依托河道堤坝、废弃铁路、田间阡陌和市政步道,通过彩色铺装等生态化改造,打造一批百公里以上绿道,构建“城市 + 乡村 + 旅游环线 + 景区”四维绿道网络体系。同时完善绿道配套设施,增设休息区、自行车租赁点、观景平台、特色售卖点等。
完善充电设施:加快推进大环线沿线驿站及景区的充电设施建设,不断提升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充电车位和大功率充电设施比例;推进超级快充“电走廊”建设,补充一批大功率充电站,实现1小时车程内可充电的便捷服务。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统筹谋划文化遗产展示、考古研学、休闲度假等功能,提升明中都皇故城、寿春城、双墩、禹会村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水平,优化周边业态布局。加快推进武王墩、垓下遗址、曹氏家族墓群、阜阳古城遗址等考古研究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管仲老街
发展城市旅游:打造50处以上旅游休闲街区和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植入特色美食、非遗文创、时尚潮玩等业态。
打造皖美休闲旅游乡村:建成55个以上“皖美休闲旅游乡村”和一批“皖美民宿”,并依托皖北代表性规模农业种植片区,打造一批果园林海和大地景观。同时整合利用各地特色历史文化空间、城市休闲空间、生态旅游空间等,运用市场机制招引各类创新创意要素,着力打造淮北“中心湖区”工文旅融合旅游区等10个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下一篇:正午咖啡·文艺片的宝藏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