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出自《史记》的成语,是用来形容默默奉献却收获尊重的品质。而如今,却因为国产面包巨头“桃李”,成了“塌房”的代名词。
2025年中秋前夕,桃李面包给新品“五仁味蛋月烧”写了一个推广文案:“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是因为还年轻,没饱尝生活的毒打。”这句看似“幽默”的广告语,让喜欢吃五仁的、不喜欢吃五仁的人都火大。有人嘲讽:“吃个月饼还要被教育人生?”还有人直接退货,并晒出超市小票:“花钱买月饼,不是来听教训的。”
图片来源网络
短短24小时,相关的话题阅读量突破3亿。面对网友的怒火,桃李被迫下架广告并说这是年迈的高层决定的。令人无语的是,他们在道歉的时候,还不忘推销自己的产品。
图片来源网络
反正闹到最后,这款月饼是下架了。但同时,桃李的另一个“丑闻”也被挖了出来。
桃李在2025年7月,就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过。说是桃李泰安工厂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超标16倍。医学专家指出,这样的面包易引发腹泻、呕吐,老人儿童可能患急性肠胃炎。更讽刺的是,桃李拒不承认检测结果,直到申诉被驳回后才勉强道歉。
图片来源网络
短短40天内,桃李就摊上两件大事。这不难看出,桃李的傲慢与品控失守,让自己坠落。
先是桃李的广告文案,暴露了其对消费者心理的严重误判。在“反说教”“反PUA”成为主流的今天,品牌却试图用“生活毒打”绑架消费者口味选择。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同期其他品牌“口味自由,想吃就吃”的真诚沟通形成鲜明对比。
再是桃李的品控问题早已不是个例。像2022年天津工厂蛋糕中吃出飞虫,2023年辽宁消费者在面包中发现2厘米带锈刀片等等,这些丑闻的背后,是桃李“中央工厂+批发”模式扩张过快的恶果。
另外,桃李的回应堪称“反面教材”。广告翻车后,品牌先是以“内部共创尝试”轻描淡写,后又将责任推给“领导”,声明中使用“踩坑了”“下次注意”等轻浮措辞;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后,又试图以“检验方法有误”申诉逃避责任。这种避重就轻、毫无诚意的态度,进一步消耗了消费者仅存的好感。
桃李的坠落,为所有企业敲响了三记警钟:尊重消费者;注重食品安全;在遇到问题时要坦诚并积极解决。
转载须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