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天后,很多人开始出现消化不良、身体困重等问题,这往往与脾胃功能减弱有关。
脾主运化,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旦脾胃功能减弱,就容易生湿生滞,整个人也更容易感到疲惫和虚弱。秋季天气转凉,饮食更应注意养护脾胃。
今天,唐永祥主任给大家分享一种常见主食,不仅适合秋天吃,还能一边滋养脾胃,一边帮助身体“疏通”。
在众多养生食材中,玉米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选择。它不仅营养丰富,更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是一种既能“养”又能“通”的黄金主食。
01、调和中焦,健脾通肠
与其他主食不同,玉米在补益脾胃的同时还具有疏通作用。玉米能调和中焦阻塞,改善脾胃功能。
对于现代人常见的消化不良、饭后腹胀、大便不畅等问题,适量食用玉米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这主要得益于玉米富含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代谢废物排出,预防和改善便秘问题。
现代人饮食过于精细,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适当吃些玉米很有必要。
需要提醒的是,膳食纤维摄入要适量,过量反而加重肠胃负担。建议便秘者可将玉米与大米同煮为粥,既温和又有效。
食谱:玉米粥
取新鲜玉米,与大米一同煮粥,熬煮1-2小时即可。这款粥品温和易消化,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02、利湿排浊,改善体质
玉米还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能帮助身体排除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
对于体内湿气较重的人群,表现为身体沉重、乏力倦怠、面部油腻、大便黏腻等症状,适当食用玉米有助于改善这些不适。
这也是为什么玉米常被推荐给体重管理人群。一方面玉米饱腹感强且热量较低,另一方面它能促进水湿代谢和废物排出,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
同时,脾胃功能改善后,气血生化有源,人的精神状态和面色都会得到改善。
食谱:玉米菌菇汤
取玉米,鲜香菇,牛腩,生姜一同煲汤1.5小时,调味即可。此汤既能补益脾胃,又有利湿功效。
玉米须更是一味传统中药,能利尿、消肿、调节血糖。用玉米须煮水代茶饮,适合需要控糖、降脂、排尿酸的人群服用。
食用提示:普通人每天食用1根中等大小玉米即可,不宜完全替代其他主食。饮食最重要的是均衡多样,任何食物都应适量摄取。
注意:本文仅为食疗科普,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体质特殊或患有疾病者,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