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乡石林,洋芋就是土豆,没有人管土豆叫土豆,都叫洋芋。我小时候最喜欢吃洋芋了,可以天天吃,变着花样的吃,从来吃不腻。大人也不会担心天天吃洋芋会营养不良什么的,我奶奶还挺得意,因为我长的白白净净,她总是向人夸耀:“吃洋芋,长子弟。你看我大孙子就喜欢吃洋芋,从小就子弟!”“子弟”在我们家乡方言里就是夸男孩长得帅的意思。
洋芋怎么吃?这个问题问我就对了。
首选是我奶奶做的洋芋焖饭。切几片肥腊肉,灶火烧得旺旺的,炒菜的大铁锅烧得滚烫,腊肉倒下去一阵白烟冒上来,伴着让人掉口水的香气,锅里的肉油汪汪。再倒下切成小块的洋芋,就着油炒一会,把上一顿吃剩下的冷饭倒在上面,倒点开水下去,把洗菜用的搪瓷盆往上一扣,坐等美味出锅。我奶奶最知道什么时候出锅了,她光听声音就能判断,把盆子拿开,锅铲翻炒几下,下面焖得焦黄的洋芋就冒出来,香气在我家院子外面都能闻见。配菜通常是卤腐、酸辣子、骨头参之类的咸菜,如果刚好我爸从街子上买了凉拌海带豆腐丝之类的凉菜,那就更美了。记得有一年我过生日,奶奶做了洋芋焖饭,我妈专门到集市上买了凉菜,其中有一大碗凉拌猪头肉。又麻又辣又下饭的凉拌猪头肉,我连吃三碗洋芋焖饭,吃撑了生病第二天上不了学,到现在还被爸妈拿出来说。
我爸的拿手菜是酸菜洋芋汤,但凡我妈和奶奶不在家他就做这个,好像其它菜他也做不好。锅里倒点油,放点干辣椒,炒得辣气呛人,把切成薄片的洋芋倒进去随便炒两下,倒一大碗水,烧开后放一把家里的酸菜,最后加点盐和味精。这个汤酸辣可口,洋芋也好吃,连汤带菜泡一大碗饭,吃得稀里哗啦,三分钟结束战斗,又方便又好吃。
另一道我喜欢吃的老奶洋芋是洋芋菜系里的明星,这个菜是比较花工夫的。先要把洋芋洗干净,再煮透,煮到用筷子一戳可以戳到底就行。要吃好吃的就要干活,我得负责把洋芋皮剥得干干净净的,再捡两根葱。洋芋已经煮得很软,放在碗里用手捏碎,用油炒再放点盐,葱也切碎一起炒,可以放点辣椒不放也行,油多点也好少了也可以,炒得很干就很香,炒不干水分多软软糯糯的也好吃。总之这道菜是包容度很高的菜,做起来麻烦了点但是基本不会失误,吃起来更是老少咸宜,没长牙的小娃娃可以吃,戴假牙的老奶奶也可以吃,是的没错,所以才叫老奶洋芋。
酸菜也许是洋芋的最佳拍挡了,不光可以煮汤,还可以做酸菜炒洋芋,洋芋切片或者切丝都行,放菜籽油炒的话会特别香,我们村有几个吃长斋的老婆婆就这样炒,我跟着奶奶去吃过,觉得比家里用猪油炒的更好吃。
长大后我在餐馆里吃到了“干焙洋芋丝”,学会做法后家里也经常做。洋芋丝要切得很细,开始我家里没一个人能切得又细又均匀,后来我妈赶街时买了一个专门刮丝的厨房神器,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把这道餐馆菜变成了家常菜。做的时候要多放点油,把洋芋丝倒进锅里摊平做饼状,小火慢慢煎到两面焦黄,变成一个洋芋丝大饼,放到盘子里,洒上椒盐和辣椒面就成了。这道菜做起来不难,样子也好看,家里请客人吃饭时也是能拿得出手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吃。
洋芋是很接地气的食物,只要弄熟了味道都不会坏。我小时候在镇里上幼儿园,睡午觉起床后有午点吃,有时就是两块煮好的洋芋,放小碗里洒上酱汁或卤腐汁用手拿着吃,很多小朋友吃完了还舔指头,我是舔完指头还要舔碗。
在家里洋芋也是最容易满足的零食。我上小学时特别能吃,每天做完饭奶奶就埋两个洋芋在灶膛的灰堆里。晚上我做完作业,把烧洋芋刨出来,烤得焦香,外面的硬皮刮掉黑炭一样的那层,下面的金黄金黄,又有嚼劲又香,中心的部分沙沙的,蘸卤腐吃。我奶奶还会掏点腌好的酸辣椒和卤腐拌在一起,简直是烧洋芋蘸料中的极品。
洋芋也很适合做肉类的配菜。村里有红白喜事时请客,大师傅做的红烧牛肉里炖得入味软烂的洋芋总是最先被吃完的。还有我们本地的土鸡,做黄焖鸡总是要放些洋芋,不然就觉得缺了点什么。炒腊肉和牛干巴也可以放洋芋一起炒,不但可以降低腌制肉过咸的味道,洋芋入味后也是非常美味。不想吃辣的推荐番茄炒洋芋,番茄洋芋汤也不错。
这样细细一数,用洋芋做菜起码可以十天半个月不重样,至于我这样的重度洋芋爱好者,那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都可以。洋芋便宜、好保存、多种做法,真是最实惠最实用的蔬菜了吧!
(文:荒漠喵 图: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