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西郊顶流”的上海动物园孟加拉虎“红糖”,终于选好新家了!新民晚报记者从上海动物园获悉,因“红糖”所在的中型猛兽展区全面改建而带来的“迁居”问题,日前有了决定——根据约1.6万名网友的投票结果,“红糖”将在10月上旬搬入虎豹区域,在乡土虎展区南侧展开“新生活”。
投票为顶流“明星”选新家
“红糖”是上海动物园人工育幼的雌性孟加拉虎,2024年8月10日出生,遭母虎弃养,因装在有“红糖麻花”字样的育幼纸箱得名。后经人工喂养体重显著增长,形成圆脸、湿漉大眼的甜美长相,也有叼藤球、伏击玻璃等“亲人”行为,因而成为网络“顶流”。
8月26日,因“红糖”所居住的中型猛兽展区即将改造,园方公布了三个“迁居”候选方案,包括狮虎山、乡土动物区以及上海动物园繁育中心食肉动物区。三个方案各有利弊,狮虎山的非洲狮展区面积400㎡,配备水池、栖架及多种玩具等设施。该展区可长期居住,但须与非洲狮轮流展出,每周“红糖”只能展示4天。且游客参观道被壕沟隔离,游客与动物间的距离较远。
乡土动物区的黑豹展区面积为112㎡,水池、玩具等丰容设施也一应俱全。优点是“红糖”在这里可全天展出,与金钱豹和黑豹为邻。游客参观道也有竹枝遮阴及喷雾降温,参观面为玻璃隔离,游客与动物之间的物理距离较近。不过,如果“红糖”入住,园方须对展区内空间结构进行调整改造,搭建更适宜它活动和游客观察的栖架布局。且此处为短期居住,后续还需搬迁。
上海动物园繁育中心食肉动物区则是内部非游览区,中心内的动物不对游客展示。不过,中心内同样具备水池、栖架和玩具等,“红糖”在这里可以与其他老虎为邻,更有助于它模仿和学习行为技能。
三个方案广受关注
“投票贴”发出后,引起大量喜爱“红糖”网友的关注,连远在北京、广东、云南等地的网友都纷纷投票。投票数也很快攀升到了约1.6万票,其中12034票(74.6%)投给了“乡土动物区”,2882票(17.87%)投给了“狮虎山”,1067票(6.61%)投给了“上海动物园繁育中心”。
在投票的同时,网友也纷纷讲述了理由。有人认为“首先排除繁育中心,看不到红糖对所有爱红糖的人来说简直是天理难容,况且爱热闹爱和人类互动的糖宝肯定也不愿被藏起来”,有人表示“同意狮虎山,虽然一周少见几次,但有更广阔的空间活动利于成长”。当然,也有人从红糖本身出发,认为“虽然希望能近距离看到红糖,但繁育中心对红糖本身比较好”,并表示如果最终选择繁育中心,希望园方定期拍点视频给大家“解相思之苦”。
最终,并综合现有场地条件和多数网友的意见建议,上海动物园决定,在原定“乡土动物区虎豹区域”的方案上进行优化,选择乡土虎展区南侧区域作为“红糖”的新展区。后续,园方将加高围栏、设置通道、增加活动平台、增加丰容设施等,预计10月上旬,“红糖”将搬入新家。
中型猛兽展区即将改造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目前“红糖”所居住的中型猛兽展区部分展区老旧,如马来熊假山破损脱落、缟鬣狗展区玻璃磨花等。同时,也有部分动物展区设计不合理,如斑鬣狗和马来熊为坑式展区,动物容易被游客投喂,对健康不利。美洲狮猞猁展区玻璃斜度太大,参观时游客容易撞头。狞猫、缟鬣狗、薮猫等展区面积过小,展示效果不佳。此外,展区后场笼舍数量不足且破旧,部分笼网笼门老化、采光通风差,不利于动物饲养繁殖。动物现状笼舍较为分散,不利于饲养员管理操作。
因此,园方将于9月起对中型猛兽展区进行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室外活动场改造、室内笼舍改造、优化观赏园路和后勤服务通道、绿化调整与提升以及配套水电工程等,占地面积共8060㎡。改造后,非猫科动物展区将拆除原有笼舍,增加各动物室内笼舍数量及室外活动场面积,并在场地外再设置12间20m²、具有串笼通道及饲养员操作通道的非展出室外笼舍,供马来熊、斑鬣狗及缟鬣狗使用。而猫科动物展区也将拆除原有笼舍,重新规划布局与路线,将猫科动物集中收笼,提升管理效率,减少动物之间相互影响。
原标题:《“西郊顶流”10月将迁新居,万人投票为上海动物园“红糖”选新家》
栏目编辑:叶薇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