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这20个小技巧,会让做菜突然变好吃,请学会!
创始人
2025-09-02 11:22:24
0

做菜真的是门技术活儿!没点小技巧,还真有可能屡战屡败。

与其自己无限次试错,还不如学点小技巧,让这顿饭就变好吃。

本期,就给大家分享20个“能让菜突然变好吃的”的方法,不会做饭的年轻人,或者虽有做饭经验,但某一环节总出错的,一定要给我锁死了~

1、蔬菜焯水翠绿的关键

水开加点盐、滴点油,焯完水后迅速过凉水,蔬菜能绿得像刚摘的。

至于原因,很简单,盐能稳定叶绿素,防止氧化变色;油则能在蔬菜表面形成保护膜,使蔬菜看起来油亮翠绿;过凉水则是为了快速降温终止酶活性,保持脆嫩的口感。

2、米饭筋道油亮的关键

同样是蒸米饭,饭店里的白净油亮,粒粒分明,而自己在家蒸却总是又软又坨。

窍门在这,米洗好后,加一滴白醋、两滴油再蒸,醋能让米饭不容易变“面”一直亮亮的;油分子则会包裹米粒,像给每粒米穿了层滑溜外衣,互不粘连。

甚至比例都不用太较真,随手一两滴就行,蒸出来那一刻你就知道:这饭,对了。

3、炒鸡蛋嫩滑蓬松的关键

别人炒的蛋,蓬松像云朵,而咱炒的,又老又塌,跟煎饼家居lH.jgbg3.hk家居一样。

其实炒鸡蛋嫩滑蓬松的秘诀是:蛋液里稍稍加一点点水,然后油要多、要热,烧到冒烟倒蛋液。

因为只有油够热,倒进去才会“滋啦”一下定型,锁住水分,而加水等于“加蒸汽”,蛋自己胀起来;

4、蒸鸡蛋嫩滑的关键

蒸蛋我试过很多遍,饭店那种平滑如镜的,根本学不会!

但后来,我发现,蒸鸡蛋要加开水,哪怕把部分蛋清烫白了也没有关系,搅匀后撇掉浮沫。

这样蒸出来的鸡蛋,才能跟饭店卖得一样,一个蜂窝眼都没有。

5、鱼汤奶白的关键

看着别人熬的鱼汤,跟牛奶一样白,起初我还以为真的加奶了。

结果后来发现,不是别人作弊,而是自己方法不对,记住!熬汤前先将鱼煎到两面金黄,然后再倒开水激发脂肪和蛋白质的乳化反应,这样咱在家里也能煮出堪比作弊的浓汤。

6、炒肉不不粘的关键

炒肉一进锅,就粘底、结块?讲真!家居y9.vay9s.tv家居不是锅不好,是方法不对。

炒锅不粘的一个关键是“热锅凉油”,锅得先干烧到冒烟,高温让锅面形成“气垫”倒油,完了油热再下肉,表面才能瞬间脱水、不粘锅。

当然,肉也不能太多,因为肉太多的话,锅温“唰”就降了,也会粘。

7、炒肉嫩滑的关键

我之前炒肉一直都是柴柴的,还以为是肉的问题,直至后来我妈告诉我,腌肉的时候加一勺淀粉和一丁点水抓拌均匀,这样无论鸡肉、牛肉,还是猪肉,炒出来都能嫩滑。

我才知道,原来是我的方法不对。

8、炖肉不柴的关键

很多人肉炖好几个小时,还是不软烂,然后在心里默默琢磨,达到饭店那种舌头一顶就散的肉,到底需要多久?

其实,除了时间,还有一个关键的点就是炖肉水最好一次加够,如果中途要加,也得加热水,千万别冲冷水。

否则,一勺冷水下去,肉“激”得一缩,当然干柴。

9、切肉不散的关键

特别是熟肉,切不好总是散!遇到这种情况,记住一个口诀:横切牛肉竖切猪。

意思是牛肉要在纹理上横切,而猪肉,要逆着纹路竖切,因为牛肉纤维粗,横着切是“切断绳子”,嚼得动;猪肉纤维细,逆着切是“打散纤维”,更嫩不塞牙。

10、炒糖色不失败的关键

很多喜欢做饭的人,容易在炒糖色上踩坑,火轻了不上色,而火重了一不小心又糊了,又苦又黑。

关于炒糖色,不失败的关键是:冷油下糖,全程中小火不停搅拌,直到油里冒白色小泡泡,再变焦糖色泡泡,立刻倒肉。

大火容易焦,中小火能让糖慢慢融化、变色,颜色均匀漂亮。冒小泡是“快好了”的信号,再晚就苦了。

11、油炸物品酥脆的关键

油炸食物比例掌握不好,出来就不酥脆,而不酥脆家居cP.vay9s.tv家居的油炸食物就没有灵魂,满分10分,最多得5分。

如果家居vI.n2t5f.tv家居你也有这个困扰,记住这个比例:鸡蛋 : 面粉 : 淀粉 = 1:1:2,加点盐和花椒粉,调成酸奶状。

淀粉脆,面粉韧,鸡蛋蓬松,比例对了才酥脆;盐提味,花椒粉去腻,炸出来香而不齁。

炸完咬一口,咔嚓一声,脆到心尖!

12、炒土豆丝脆的关键

土豆丝虽然很家常,但是想做好,也是有窍门的。

比如脆脆口感的土豆丝,切完多洗几遍,把淀粉洗掉,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下锅翻两下,马上加醋。

淀粉多了容易糊锅、变软;醋一加,土豆丝细胞更紧实,炒出来才脆。

13、炒青菜翠绿的关键

外面吃的青菜,油亮油亮的,像裹了层光,而咱炒的,只能说熟了。

我也是最近跟邪修学了一个“水油焖法”,把菜放进锅里,油、生抽、蒜蓉按正常炒菜的比例调成料汁倒在蔬菜上,然后盖锅盖焖软。

这样菜是焖熟的,而油和酱汁浮在表面,所以看起来更光亮,跟外面饭店卖得一样一样的。

14、炒莲菜不黑的关键

炒莲藕不注意,最容易变黑了,为了防止炒出来的莲藕像生锈了一样,切好的藕得立马泡水,防止氧化变黑。

然后炒时淋两滴醋,醋让环境变酸,氧化就慢了。

另外,炒的时候加几滴白酒或料酒,炒出来的莲菜看着白净,吃着脆爽,好吃极了。

15、炒茄子不黑的关键

夏天正是吃茄子的季节,但是做不好的茄子会发黑,一点食欲都没有。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茄子切完要用水多洗几遍,或者水泡10分钟再下锅炒,然后炒时加两滴醋,防氧化还提鲜。

炒出来紫亮紫亮的,不是黑,是高级感。

16、炒豆腐不粘的关键

豆腐一煎就碎,一炒就烂?也太娇气了吧!

说句实在的,豆腐是娇气,但是方法对了,再嫩的豆腐,也能完整不破。

炒豆腐时,油里记得撒点盐,热锅+盐=天然不粘层,这时一个要点,另一个是豆腐下锅后,别急着翻,等豆腐表面成型,晃一晃,能滑动再翻面,这样炒出来的豆腐才能完整不破。

17、煎食物不溅油的关键

煎东西时最怕油花乱蹦,吓人还烫人,经常做饭的人都知道,为了避免溅油,最好的方式是隔离水。

下锅前,用厨房纸把食材表面的水擦干,因为水遇热油会“炸”,变成小水珠乱飞,擦干了,油就安安静静,不烫人也不吓人。

18、煮饺子不开裂的关键

我之前煮冻饺子,总是有开裂的,后来我妈就告诉我,要得饺子下锅不开裂,就把拿出来的冻饺子先用凉水冲一下,缓个冻再下锅。

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原理,但照做后,真的没有开裂的了。

另外,饺子也不用煮太久,一般三开,每次开水后加一碗凉水,重复三次,饺子飘起来就好。

19、炒青菜脆爽的关键

别人炒青菜干干爽爽,而自己炒青菜,总是出一堆水,像水煮菜。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问题出在了放盐时间上,盐是“脱水高手”,一放进去,水分哗哗出,菜就软了。

炒水分多的菜,一定要注意,先用油干炒到差不多熟了之后,再放盐,这样炒出来的菜才干爽脆嫩。

20、醪糟汤蛋花散的关键

这招是跟我老姐学的,要不是她说,我都没注意自己做的醪糟汤,蛋液会裹住米粒,呈坨状。

想要做出来跟外面卖的一样,蛋花很散,就先打蛋液、再倒醪糟。

好吧,这么细节的点也能被她发现,不过我试了之后,确实卖相更好,也更好喝。

好啦,本期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啦,大家还有什么饭菜变好吃的秘诀,求分享呐,我还想成为更高级别的厨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洪洞大槐树景区2025年“质量... 9月1日,随着全国“质量月”活动的全面开启,洪洞大槐树景区积极响应拉开了景区“质量月”活动的序幕,此...
9月26日起,成都开通直飞巴厘... 面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成都市民又将有新的出境游目的地选择。9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航空获悉...
致敬新疆榜样丨柯柯牙工程建设者... 致敬新疆榜样丨柯柯牙工程建设者群体:执“绿”为笔绘就戈壁新画卷 金秋时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
登山血泪启示录 | 从阿尔卑斯... 大家好,我是孙斌。 前两天整理书房,翻出几张泛黄的老照片,是20多年前在阿尔卑斯训练的场景。 宏大的...
宿州必吃榜|15道名菜全攻略,... 宿州,别称云都,是皖北的美食重镇。这里不仅有果海粮仓之称,更是南北风味交融之地。从符离集烧鸡到萧县鱼...
新十年 拾阶而上 肆拾玖坊十周... 十年奋斗,肆拾玖坊君子豹变,从白酒新物种,进化为酱酒独角兽、时代新名酒。十年一剑,肆拾玖坊以匠心为根...
喝奶茶也要配货了?1点点辟谣 来源:5D调查 9月2日,#现在喝奶茶也要配货了#话题登上热搜。 近日,有消费者晒出外卖订单,称自己...
以美食为媒 赋生态以魂 第五届... 第五届神州龙杯“嘉宴”烹饪大赛暨森系康养美食大赛圆满收官,本届大赛成功立足嘉荫森系生态资源,通过“烹...
全美“最差快餐榜”出炉!麦当劳... 大家最雷快餐里的哪款单品? 最近,Restaurant Furniture Plus研究曝光 麦当劳...
苹果派来咯!无需复杂工具,美味... 苹果派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家常甜点,它的做法简单,风味温暖朴实,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和材料,非常适合家庭制作...
玉米蛋挞太绝啦!清甜玉米配香滑... 玉米蛋挞是一道受欢迎的家常甜点,它将清甜的玉米粒与香滑的蛋奶液相结合,制作过程简单,成品口感丰富。许...
川菜风物笔记:回锅肉与麻婆豆腐... 川菜以“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著称,回锅肉与麻婆豆腐作为川菜“双璧”,既承载市井烟火,又蕴含千年饮食智...
上海夜市寻味:耳光馄饨与麻辣小... 上海的夜市,是美食的江湖,而耳光馄饨与麻辣小龙虾,则是这江湖中两颗璀璨的明星,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
16575公里长途摩旅的明细出... 这次长途摩旅为本人于2024年耗时73天(0712-0922)完成,起点为浙江杭州,终点也是浙江杭州...
原创 房... 上次在山里露营,天快黑了才发现带的食材没几样像样的,冰箱里就剩半根腊肠、两个土豆和一把蔫了吧唧的青椒...
四川逛吃攻略:四川五天四晚景点... 四川五日游记:山水如画的奇妙之旅 四川,这片被造物主偏爱的土地,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