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是中国人餐桌上再寻常不过的食物,但你可曾吃过“会呼吸的空心挂面”?它产自陕北黄河岸边的吴堡县,十二道传统工序,匠心手作,面条细如发丝、中有微孔,能吹泡泡、易吸汤汁,口感绵韧滑爽。这不仅是舌尖上的风味,更是一项传承千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技艺。
2025年8月23日,“吴堡挂面·一生挂念”非遗传承启动会在陕西广播电视台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协会联合中共吴堡县委、吴堡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部云直播商城总部基地、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都市生活中心共同承办,陕西省餐饮业商会、西安老字号协会、西安市电子商务协会、陕西省食材供应链协会、西安市直播电商协会、碑林区网络直播协会予以支持,旨在以非遗文化为核心推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标志着吴堡手工空心挂面这一千年技艺正式步入系统性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启动会在开场视频《千年银丝·匠心传承》和舞蹈《千丝万缕》中拉开帷幕。《舌尖上的中国》那曲熟悉旋律缓缓流淌,舞蹈演员通复刻着空心面制作的工序,将老手艺里的耐心与匠心,融进轻柔却有力的舞步中,唤起观众对美食故事的温暖记忆。随着节奏渐强,通过“吃面”、“扯面”“甩面”等系列动作,把空心面的鲜、香、韧演绎得活灵活现,精彩纷呈。
主持人鹏程、徐茜代表主办方对现场嘉宾及线上观众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与会领导和来自全国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
中共吴堡县委副书记魏国在致辞中发布了《吴堡挂面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将围绕挂面非遗文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传统技艺注入新时代活力。陕西省餐饮业商会轮值会长孙建涛随后表示将深化与吴堡挂面产业合作,通过供应链与品牌联动共拓市场,助力陕西美食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
活动中首映了《挂面产业宣传片》,全面展示了吴堡手工挂面从传统家庭作坊走向现代化、标准化生产的历程。吴堡县政府党组成员王德烽现场揭晓了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全新品牌IP,标志着这一传统美食正式以崭新形象面对市场。
全国劳模吴堡挂面人张彦兵和省市非遗挂面传承人现场展示了挂面制作的十二道核心工序,并以“用空心面吹泡泡”的互动环节生动呈现其独特工艺,将活动推向高潮。
随后,在现场嘉宾和观众的见证下,多位领导共同启动了“吴堡非遗挂面文化传承节‘八个一’活动”,包括带货热潮、微短剧、说书MV、万人挂面宴、产业发展论坛、电商小程序、非遗晚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全面推动非遗文化与产业、旅游、电商等多维度融合。
吴堡县工贸局局长高利斌发布了“非遗传承人招募计划”,面向全社会广泛招募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传承人与产业合作者,共同守护与传播这项千年非遗技艺。
活动最后,吴堡县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华润万家、成山农场、永辉超市、黄马甲供应链、食材供应链协会、西秦越来越好供应链完成战略签约仪式,歌舞《爱非遗爱挂面爱吴堡》为启动会画上圆满句号。
焕新非遗技艺,赋能地域经济,丰富百姓餐桌。本次启动会不仅是对吴堡手工空心挂面非遗技艺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通过系统性的产业规划、品牌打造与跨界联动,吴堡挂面将从传统农副产品升级为具有高辨识度和文化附加值的区域公共品牌,直接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就业扩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吴堡现有手工挂面从业人员 600余人,建成高标准的手工挂面产业园区 2 个,全县有16家手工挂面加工企业,2024年吴堡挂面产量8400吨,产值1.17亿元。与此同时,随着生产标准化、渠道多元化和推广数字化,“空心挂面”这一古老非遗美食也将走出黄土高原,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和千家万户的餐桌,让更多人在品尝地道陕北风味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厚魅力。
非遗传承,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投资。吴堡挂面,正以一碗面的温度,连接古今,牵动城乡,成为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相互赋能的美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