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种业芯片”为清香品质注入源头活水
创始人
2025-08-17 00:43:10
0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谭妮妮)金色麦浪翻滚在新疆奇台广袤大地,一粒粒被精心选育的大麦种子,正成为汾酒品质最坚实的源头保障。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的广袤田野间,沉甸甸的麦穗在七月的炙热阳光下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两千米的江布拉克草原卷起千顷麦浪,这里是北纬45度黄金种植带、“绿洲粮仓”新疆奇台县。这里是国家认证的“大麦之乡”,也是汾酒布局全国原粮基地战略的重要一环——汾酒“第一车间”的所在地。

今年正值汾酒启动“第一车间”战略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汾酒在奇台县定制种植“大麦1号”优质品种的关键一年。从田间到舌尖,一粒大麦的旅程,映照着中国白酒龙头企业的品质坚守与产业智慧。

十五载布局,跨越六省区 托起清香品质基石

“汾酒大麦1号”试验田间,金黄的麦穗,穗粒颗颗饱满,这片土地上的优质大麦品种,经过科学选育和精心栽培,已成为酿造清香汾酒不可或缺的原料。

早在2009年,汾酒就在行业内率先将粮食基地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开创了白酒行业的先河。十五年来,汾酒持续强化“第一车间”布局,以北纬36度至45度的“黄金种植地理带”为基准,在山西、河北、吉林、内蒙古、甘肃等多个省(区)建设原粮基地。截至目前,汾酒已建成建设了适合高粱、大麦、豌豆生产的原粮基地,总面积达到140万亩,形成“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的种植管理体系。

“走进汾酒第一车间”IP今年迎来第五个年头。2021年以来,全国主流媒体先后走进山西沁县高粱基地、甘肃山丹马场大麦基地、河北张北豌豆种植基地、山西汾阳高粱基地。而此次新疆奇台之行,标志着汾酒原粮基地建设进入新的里程碑。

山西汾阳高粱基地,种植了“汾梁30”和“状元红”品种,但更让人新奇的是新疆奇台的大麦基地,汾酒定制的“大麦1号”,被称为“种业芯片”。大麦虽没什么机会以主食的身份“上桌”,但它却抗旱耐逆性强,不与主粮争地,广泛应用于白酒、啤酒和威士忌的酿造中,被视为“世界第一酒粮”。

当行业比拼终端营销时,汾酒选择深耕田间,让麦浪翻涌的“第一车间”成为清香本味最坚实的保障。正如汾酒方面曾表示:“绿色原粮基地是汾酒高质量发展的起始点。”十五载跨省耕耘,终成守护千年清香的品质长城。

种业芯片:大麦之乡的品质密码 定义清香品质新高度

奇台县作为国家级大麦生产基地,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成为汾酒酿造专用大麦的核心产区。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介绍,奇台位于天山北麓,属中温带大陆性半荒漠干旱性气候,气候条件相对适宜。同时,光照又相当充沛,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全年约160天的无霜期,加上雪水的浇灌、肥沃的土壤……为麦类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仿佛为大麦量身定制,使其产量高、品质好,基于此,吸引汾酒千里奔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汾酒大麦制种基地

作为汾酒定制研发的酿酒专用大麦——“大麦1号”在这片土地上表现尤为亮眼。其籽粒饱满度提升12%,麦香物质含量增加15%,以基因优势破解清香型白酒的风味密码。这片位于北纬44度的黄金产区,年日照超3000小时,昼夜温差达20℃,赋予大麦极致的干物质积累,成为汾酒“第一车间”的源头堡垒。

这种“从基因到酒杯”的极致把控,让奇台大麦的淀粉纯度突破93%(高于国标8个百分点),酿造出更纯净的“汾酒样本”。当“种业芯片”遇见千年杏花村工艺,清香品质的“疆”界被重新标注——正如汾酒曾表示:“用种子基因锁住风土,才是未来品质竞争的终极战场。”

科技赋能: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

在奇台县汾酒大麦基地,科技力量贯穿于从选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基地采用标准化种植管理,运用先进农业机械和智能灌溉系统,确保每一粒大麦都达到汾酒的严苛标准。作为清香型制曲的关键原料,大麦可以提供良好的麦香味和清香味。同时,制曲过程中,大麦酶系发达、淀粉含量适中,十分适合固态发酵所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促进发酵过程。

汾酒从种子源头把控品质:河北张北的纯净豌豆、甘肃山丹的戈壁大麦、吉林黑土地的饱满高粱、新疆奇台的“大麦1号”种业芯片……每一粒原粮皆可溯源。这种“以粮心守匠心”的布局,不仅破解了酿酒原料标准化难题,更将品质防线推进到种植最前沿。溯源体系的建设是汾酒品质管控的重要环节。在汾酒原粮基地,每一批大麦都能追溯到其种植源头,确保原料的安全与纯净。这种严苛的品质管控,使汾酒能够始终践行“让消费者喝到‘最干净、最卫生’的汾酒”的承诺。

汾酒“第一车间”的建设理念,为白酒行业提供了从源头把控品质的样板。从1964年国家轻工业部在汾酒开展的“汾酒试点”工程,到如今覆盖全国的140万亩原粮基地,汾酒始终引领着行业的品质革命。

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趋势的今天,汾酒积极践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理念,构建了完善的内控体系、标准体系、质量体系、能源体系、环境体系、测量体系和安全生产体系,达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标准。

夕阳西下,捧起金灿灿的麦粒,映照着汾酒人从源头把控品质的决心。在山西汾阳和新疆奇台之间,一场关于品质的南北对话仍在继续。当“种业芯片”与杏花村的千年酿造技艺相遇,一粒大麦完成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升华,最终化作杯中那缕不变的清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安徽旅游自由行4天行程,黄山报... 黄山,这座自然与时间的联合作品,一直是我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这次,我决定带着父母一起踏上这场探索之旅...
中酒协秘书长何勇:一款号称用了... 红星资本局8月11日消息,今日,在一场公开活动上,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断言近期一款啤酒新品,一定卖...
广东人喝白兰地配烧鹅?米其林主... 在广东人的餐桌上,烧鹅几乎是“顶流”存在。皮脆肉嫩、脂香四溢,一口下去,满满都是烟火气与岭南滋味。当...
果蔬行业新篇章:互联网如何重塑... 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一张无形的物流大网悄然连接起全球的美食天堂。从南半球的智利车厘子,到东南亚的泰国榴...
落子淮南,原酒大师安徽市场再下... 文丨酒食汇团队 8月15日,以“高品质赋能·低风险入局”为主题的2025原酒大师淮南渠道合作恳谈会召...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 金色浪潮激荡海上仙山,五洲共享尽显开放魅力。8月16日晚,在纵享30天欢畅后,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
汾酒“种业芯片”为清香品质注入...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谭妮妮)金色麦浪翻滚在新疆奇台广袤大地,一粒粒被精心选育的大麦种子,正成为汾酒...
原创 和... 标题:和面时放碱好,还是放苏打好?原来一直放错了,难怪馒头那么硬。 在烹饪的世界里,和面是一门艺术...
原创 儿... 标题:儿子最爱吃我做的这款面包了,好看又美味,最近天天拿它当早餐。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食能够跨...
原创 做... 标题:水煎包子,蒸的还是煮的? 在美食的世界里,包子以其独特的魅力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心。然而,传统的...
商洛核桃馍,核桃碎超多,香酥脆... 商洛核桃馍是陕西商洛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以核桃碎含量超多、口感香酥脆爽、滋味越吃越香而闻名。本文...
外酥里嫩蒜香四溢零失败家常版黄... 蒜香排骨:从选材到成菜的全景式制作指南一、选肉与预处理肋排或小排均可,首选肉质粉红、脂肪分布均匀的猪...
金徽酒年份基酒通过CQM权威认... 8月5日—8日,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检查组及中国酒业协会专家团队莅临公司,对金徽酒年份基酒开展了...
在河南,西瓜还能这样吃! 立秋后暑气尚存,来一口西瓜 清甜爽口又解暑 用勺子挖上一口甜滋滋 凉冰冰的西瓜,真舒坦 西瓜的吃法可...
广东家常菜,很嫩很脆很甜的芥蓝... 广东家常菜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很香,牛肉嫩滑芥蓝爽脆,今天的芥蓝苗又甜又嫩又脆,好吃又下饭! ✅做法...
太好逛了!咖啡市集商家花式宠粉... 8月16日,在观山湖区阿云朵仓举行的2025“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依旧热闹非凡、人潮如织。活动...
潮汕粿汁变快餐?阿婆:以前要煮... 潮汕粿汁,这一广东省潮汕地区大众化的传统民间小食,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如今,它却面临着从...
原创 朱... 朱善东 初秋的日头还带着夏末的余威,晒得后颈微微发烫。我蹲在自家菜地里,指尖掐住南瓜蒂时,听见"啪"...
陵水酸粉:发酵七天的酸酱,撒沙... 陵水酸粉是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的特色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征服了无数食客。这道美食的灵魂在于经过七天发酵...
原创 晒... 标题:晒晒我和老公的晚餐,二荤一素成本32元,有一道烧泥鳅味道超赞!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