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消费火热,贵阳街头游人如织。以“黔”味为引,贵阳汇聚传统小吃、创新美食,引得游客循香气而来。位于云岩区省府西路的雷家豆腐圆子,店内长期座无虚席,是众多游客必打卡的贵阳热门美食店。
刚出锅的雷家豆腐圆子金黄酥脆。记者 周永 摄
“我们是专门做了攻略过来的,豆腐圆子外皮酥脆,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豆腐却嫩得像果冻,再配上特制的蘸水,酸辣鲜香瞬间在口中炸开,非常好吃!”8月11日,一名陕西游客边品尝雷家豆腐圆子边称赞道,“贵阳的小吃太香了,这趟没白来。”
空间不算宽敞的店里,被浓浓的香气和顾客用餐的声音填满。雷家豆腐圆子第五代传承人卢蕾说,每天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吃之前还要给豆腐圆子拍照,分享给远方的亲友。
卢蕾介绍,雷家豆腐圆子的独特口感源于工艺的考究。“制作豆腐余下的浆水经自然发酵后得到酸汤,以此点制豆腐并制作成的圆子,会在内部形成多个空腔,圆子刚出锅时,轻轻摇晃会发出类似铃响的声音。”卢蕾说。
雷家经营豆腐生意已有150余年,如今在全市有7家门店,每天,每家店都要卖出2000多个豆腐圆子。多年来,除了坚守传承,雷家豆腐圆子还持续创新。如今,除了经典原味,还结合消费者喜好,开发出虾仁、椒盐、榴莲等新口味,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
“其实开一家门店最轻松,当门店开到3家以上后,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如何标准化生产、管理,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和研究。”卢蕾说,现在雷家豆腐圆子的管理手册从最早的一页纸增长到几十页,此外,还逐步细分运营、研发、销售等部门,在日渐完善的管理体系下,旗下门店均保持盈利。
如何让这道贵阳美味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卢蕾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
有了往线上发展的想法,卢蕾主动向其他已有相关经验的商家取经,还积极与合作商沟通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并与物流协调解决运输等问题……
翻开卢蕾的笔记本,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记录:产品如何包装、哪种物流方式最合适、销往外地的产品如何保持口感……近三年来,卢蕾经过反复思考以及数千次试验,终于找到了让豆腐圆子在保留原本风味基础上顺利“出山”的方法:将圆子油炸后速冻,通过冷链运输,既能保持其酥脆的口感,还能保存半年时间。
如今,雷家豆腐圆子每天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除了线上渠道,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黔菜餐厅里,菜单上的“雷家豆腐圆子”也成了热门菜品。
“未来,我们将继续打造预包装产品生产线,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让贵阳味道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卢蕾说。
记者 庭静
上一篇:来眉山,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