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盐城队的对手是南通队,然而我却没有抢到票,根本无法成功抢购。和我有相同感受的人或许不少,明明知道票难抢,却不知道南通根本没大规模售票,只能感到困惑。这种举动实在难以理解。南通可不是个愚笨的地方,这与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大相径庭,尤其是对南通人的认知。
按理说,南通人在文化体育或商业运营上,都追求最大的利益,不然也不可能让每个县都成为百强县,人均存款如此之高。南通的海安、如东、如皋、通州、海门、启东,这几个曾经的富裕县市市民生活状况都不差。然而精明的背后,我不相信南通的文旅部门与相关人员会低估了苏超放票的重要性。多年来,南通可能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吸引游客了。
然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南通对此机会似乎毫不在乎。在苏南旅游如此火爆的背景下,像苏州和常州那样的地方都在积极放票。说到邻近的扬州,那儿的游客挤到连路都走不通,然而每当有主场比赛时,扬州总是会慷慨放票,毕竟谁会觉得游客多是烦恼呢?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通在众多热门旅游城市努力吸引游客的同时,却选择了相反的态度,不愿多发一些票。自然,南通也不是完全不放票,多少还是有一些,统计显示甚至不到30%。这种精准的把握让人感到难受,不是完全不给机会,但是也差得远。
有朋友告诉我,南通这次把大量优质票源留给了赞助商的缘故,我对此能理解和接受,毕竟任何比赛的赞助商都不能少票。然而,南通与盐城这场比赛的赞助商真的需要拿到七成的票吗?难道真有两万人的赞助商队伍存在?这也太夸张了吧。
再者,南通队的赞助商大多数都应是海门的。这场主场比赛可是特意从海门搬到了如皋,原本是一个绝佳的放票、全民庆祝的机会,却没想到南通的想法竟和大家截然相反。南通到底是怎么了?究竟在考虑些什么?大家不过是想看看一场激烈的苏超比赛,南通对盐城的较量而已,别太让人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