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记者从张弓镇红粘谷酒厂发布会获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该厂研发团队隆重推出一款特别设计的纪念酒——美带醉。当记者问及此酒推出的缘由时,研发组成员杨玉萍娓娓道来,讲述了一段张弓镇抗日英雄马金山与红粘谷酒的因酒成奇的动人故事......
抗日英雄马金山与红粘谷酒的故事
在宁陵县张弓镇,酒,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这片土地抗战岁月的特殊见证者。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抗日英雄马金山与红粘谷酒的故事,更是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一段铁血传奇。
马金山打小就与酒结缘,他出身贫寒,家中长辈劳作之余,常喝上几口张弓镇上用池塘水酿的小酒解乏,那带着暖意与醇厚的酒香,是他童年记忆里的一抹亮色。有时,年少的马金山偷偷抿上一小口,那股热流顺着喉咙而下,浑身都透着一股力量,让他对酒有了别样的好感,酒就成为了马金山的最爱。
1940年,受党的抗日思想及本村抗日志士影响,年轻的马金山瞒着家人毅然加入了由王干国任大队长、王建一任书记的抗日游击队。在太康、柘城、宁陵、睢县四县交界处活动,主要任务是破坏日军交通线和通讯设备。刚入队时,他年纪小,个头也不高,队友们都担心他吃不了苦。可马金山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每次执行任务都冲在前面。
1941年深秋,宁陵县抗日游击队员马金山在一次伏击日军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子弹穿透了他的左胸,鲜血浸透了军装,他强撑着踉跄到张弓镇时,已近昏迷。镇口那家挂着“红粘谷酒”木牌的酒馆,成了他最后的希望。
酒馆老板王老汉听见门板被撞得咚咚响,开门就见一个浑身是血的军人栽倒在地。看清那身破军装和胸前的红星徽章,王老汉没半分犹豫,喊来老伴和儿子,三人合力将马金山拖进后屋。
日军搜镇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王老汉撬开墙角的石板,露出通往酒窖的暗梯。酒窖里摆满陶缸,弥漫着醇厚的谷酒香,他选了最靠里的空缸,垫上干草,让马金山蜷在里面,缸口盖着伪装的木板。
接下来的半个月,王家人冒着杀头的风险照料他。老伴每天熬米汤,儿子趁夜送进酒窖;马金山伤口发炎化脓,王老汉就取来新酿的谷酒,用棉布蘸着反复擦拭——烈酒灼烧得他疼出冷汗,却也慢慢压下了感染。
待风声稍缓,王老汉又连夜找了辆板车,铺上稻草,让马金山扮成重病的亲戚,由儿子赶着车,绕小路送出日军封锁线。临别时,马金山攥着王老汉的手,胸前的红星徽章被体温焐得温热。王老汉塞给他一葫芦谷酒:“伤没好利索,路上擦擦。等打跑了鬼子,回来喝我新酿的!”
后来,马金山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但他总记着张弓镇的酒香,记着那家人在暗夜里递来的温暖。
从此,马金山有个特别的习惯,无论执行什么任务,身上总会带着一小壶张弓酒。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红粘谷酒对他而言,早已不是普通的饮品,而是战斗的伙伴、心灵的慰藉,更是疗伤治病的良药。
一次,马金山去张弓执行侦察任务时,装扮成普通百姓,走进日伪军据点附近的酒馆。他点上一壶红粘谷酒,几碟小菜,看似悠闲地喝酒,实则竖起耳朵,留意着周围日军的一举一动。有一次,几个日伪军士兵在酒馆里肆无忌惮,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近期的军事行动。马金山一边喝酒,一边若无其事地听着,将重要情报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一个伪军士兵突然对他起了疑心,端着枪走过来大声盘问。马金山不慌不忙,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大口酒,借着酒劲,操着一口流利的方言,假装糊涂地回答着伪军的问题。伪军士兵没有发现破绽,一日军醉醺醺地大手一辉“开路,开路的。”马金山带着情报迅速返回游击队,为后续的战斗提供了关键信息,使得游击队成功伏击了日军,取得了一场漂亮的胜利。
当时的红粘谷酒,采用古法泥窖固态发酵,老式锅炉纯手工制作,米香浓厚,芳香幽雅。对于马金山和他的队员们来说,红粘谷酒不仅是壮胆的利器,更是疗伤的良药。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队员小李身负重伤,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腹部,生命垂危。队员们心急如焚,马金山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红粘谷酒,给小李喂了几口,然后用酒清洗他的伤口。酒精刺激着伤口,小李疼得脸色苍白,但也正是这红粘谷酒的消毒作用,暂时遏制住了伤口的恶化。马金山和队员们轮流背着小李,在树林中艰难前行,寻找安全的地方救治。一路上,他们靠着红粘谷酒的力量,相互扶持,最终成功摆脱了敌人,小李也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慢慢康复。
和许世友将军一样,他喝了酒打仗更猛,每次听说鬼子来了,他不管喝得多醉,拿起枪就能上战场,而且枪法还奇准,枪枪毙命。
1946年,他调任新四军冀鲁豫军区水东独立团宁柘商支队。他已从一名游击队员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指挥员,在任宁陵县二区武装区队长期间,他带领武工队活动在黄岗、张弓、华堡和县城周围,与国民党土顽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令敌人闻风丧胆,为宁陵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马金山晚年自愿守护张弓镇烈士陵园,在那些寂静的日子里,他常常走到长眠的老战友墓碑前,摆上一壶酒。浑浊的酒液倒进粗瓷碗,他就坐在碑旁,用带着乡音的粗话絮叨着当年的战斗——谁在炸碉堡时冲在最前,谁在传递情报时挨过打,谁最后没能跟他一起看到胜利。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马金山的故事和红粘谷酒的传奇却永远留在了宁陵人民的心中。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热血与激情,承载着英雄们的无畏与担当。如今,当人们品尝着张弓镇红粘谷酒时,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还能看到马金山在烽火中坚毅的身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指着新推出的红粘谷酒,杨玉萍介绍到,我们为不忘革命先烈马金山,牢记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研发团队特以马金山的马字第一个字母“M”开头,融入了丰富的红色元素,把这款纪念酒命名为“美带醉”,希望通过这款纪念酒,让更多人了解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此酒一经问世,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夏金明 谭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