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5000里,汾酒在天山脚下种出“1号”大麦
创始人
2025-08-06 18:44:10
0

  • 从“第一车间”的田野,到千万农户的笑脸,再到区域产业的兴旺,一条围绕汾酒品质打造、互利共赢的价值链已然清晰呈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为汾酒带来优质原粮,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
  • 在白酒市场“不缺酒但长期缺好酒”的当下,汾酒在原材料供应、绿色化转型等质量保障方面寻求新突破,建立“粮心、酒魂”的信任闭环。

文|宋玥

北上五千多里,汾酒在天山脚下、新疆奇台,种下了一颗大麦。

时逢“汾酒第一车间”IP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汾酒率先将粮食基地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强化“第一车间”布局的第16年,汾酒依然在坚持,从源头开始,保证至纯、至清、至净的品质汾酒。

七月的风掠过天山雪线,在海拔两千米的江布拉克草原卷起千顷麦浪,阳光洒落试验田间,照耀在一粒粒以“汾酒大麦1号”为名的大麦之上,汾酒的“粮心”也随之散发光芒。

为什么是奇台?

多年来,汾酒以北纬36度到45度的“黄金种植地理带”为基准,建设了适合高粱、大麦、豌豆种植生产的原粮基地,总规模达到140万亩以上,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原粮基地作为汾酒生产的“第一车间”,从源头解决汾酒原粮安全问题,确保原粮的稳定供应。

如今,由汾酒集团与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联合认证的汾酒大麦制种基地,又落户在新疆奇台。

奇台位于天山北麓,气候适宜,光照充沛,雪水浇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麦类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记载,奇台县耕作历史长达4000多年,自汉代以来就拥有享誉塞外的“北部粮仓”之美誉,当下,奇台坚持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全县有耕地220万亩,是国家认证的“大麦之乡”。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表示,农业生产中,种子是“芯片”,良种能保障粮食生产效率,让单位面积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据悉,汾酒专用制曲大麦汾酒大麦1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经过汾酒集团测试认定,联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在新疆奇台开展示范推广的专用新品种,不仅亩产高、抗逆性强,其核心指标更精准契合优质白酒酿造需求,为后续制曲糖化及发酵过程奠定了卓越的原料基础。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奇台综合试验站站长向莉也介绍,“汾酒大麦1号”在今年引进奇台试种后,田间表现非常好,产量和感官品质都过关。

为什么是大麦?

在国人餐桌上,大麦或许不是主角,但在酿造的世界里,它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无论是白酒的醇厚、啤酒的清爽,还是威士忌的馥郁,大麦都是不可或缺的奠基者,堪称“世界第一酒粮”。

作为清香型制曲的关键原料,大麦可以提供良好的麦香味和清香味,同时,制曲过程中,大麦酶系发达、淀粉含量适中,十分适合固态发酵所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促进酒曲的发酵。也因此,顶尖育种团队扎根奇台,寒来暑往,只为育出那粒“最懂汾酒”的大麦。

种好一粒粮,才能酿好一滴酒。一切故事的开端,皆源于汾酒的极致品质追求。早在2009年起,汾酒即秉承“测天下吉壤为我所种,汇天下好粮为我所用”的初心,以品质为基,高标准、严要求来把控原粮品质,自建原粮基地。

从科学选址的千里奔赴,到专有品种的精耕细作,再到千里运粮,汾酒将“第一车间”牢牢扎根于广袤大地,形成“土地一备案+五统一”的原粮基地种植管理模式,构建起“种、酿、藏”全产业链绿色品质长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周安定表示,“奇台是大麦种植传统产区,但比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大麦由于进口冲击价格不稳,种植研究团队也越来越少,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汾酒这次能来,是对大麦科研育种工作的有力支持,对全链条产业的发展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同时,这也是对汾酒品质的深度赋能,二者一拍即合,交出互利共赢的答卷。郭刚刚表示: “像新疆这么好的产区,产出这么好的大麦,我们希望凸显出它的品质优势,赋能汾酒品牌及整个酿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汾酒大麦1号”的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白酒行业,由企业为主体为其原料农作物种子进行标准化命名,并投入定向培育验证,实属罕见。同时,以“1号”命名,更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企业深度参与种源创新,不仅是对育种方向的指引,更是对科研团队和种植农户的双向激励。

放眼当下农业生产,丰产不丰收、价格波动大等问题,是悬在农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农户的种植信心受挫。郭刚刚表示,汾酒模式提供了解法,即龙头企业牵头,以订单的方式组织生产,让生产者有稳定的价格预期,积极性更高。

在奇台,这一模式正于种业一线结出硕果。种植户李俊山表示,今年他首次为汾酒种上了1300亩大麦,“大麦耐旱耐瘠薄,只要价格稳定大家就愿意种,人家给了定金,这就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第一车间”的田野,到千万农户的笑脸,再到区域产业的兴旺,一条围绕汾酒品质打造、互利共赢的价值链已然清晰呈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为汾酒带来优质原粮,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

一百四十万亩沃土书写汾酒的品质宣言,也打造出了一份乡村振兴的“汾酒样本”:在种业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今天,汾酒与土地共生,让一粒种子的旅程与一瓶美酒的诞生同频、生态链与产业链共振;与农民共富,在“十五五”关键节点,以订单模式构建乡村振兴的“汾酒样板”;与时代共进,在白酒市场“不缺酒但长期缺好酒”的当下,汾酒在原材料供应、绿色化转型等质量保障方面寻求新突破,建立“粮心、酒魂”的信任闭环。

站在“汾酒第一车间”IP第五个年头的里程碑上,回望汾酒由品质驱动的原粮征程,更显其格局与价值。 汾酒方面还明确表示,将持续扩大原粮基地规模,优化原粮种植布局。其目的,正是要通过原粮的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让高品质成为汾酒的一张靓丽名片和代名词,从而提升产品力与竞争力,也让行业在喧嚣快节奏的工业时代,重新审视土地与时间的价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夏日唯美感拉满!四川德昌60亩... 唐槐敏 毛辉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时下,在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民主村,60余亩向日葵正在灿烂盛...
“中国游”持续火爆!广州白云机... 8月6日,暑运刚刚过半,记者从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了解到,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实现2025年出入境人员突...
公园夏令营来袭,解锁公园暑期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文/图 暑期以来,深圳公园“快乐不放假,公园玩一夏”夏日嘉年华活动精...
原创 在... 这两年上海的云贵bistro开得遍地都是, 但上海人的贵州菜启蒙,应该都是黔香阁。 虹中路上的这一家...
太甜了!美团请所有骑手喝“秋天... 8月6日,立秋前夕,全国百万美团骑手收到“秋天第一杯奶茶”。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联合二十多家头部...
一景区300元招大学生兼职“野... 近日,多个网络视频显示,河北秦皇岛一景区多名大学生兼职演“野人”,300元一天包吃住。8月6日,极目...
蛋白质含量比鸡蛋高,还能促消化... 如果你有减肥、健身经历,那么,有一种食物你或多或少会有些了解,那就是藜麦。在轻食或沙拉里,藜麦一般以...
早读效果有多重要?掌握这个方法... 早读的质量对于我们掌握知识的深度以及学习效率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合理利用早读时间,往往能让我们在今后...
原创 无... 每次回家,妈妈总能端出一桌让人垂涎欲滴的家常菜。那一盘盘冒着热气的菜,没有复杂的摆盘,也没有昂贵的食...
这4款高纤美食,不开玩笑,就是... 同学们好~~ 大家总说想要一些健康但是依然好吃的东西。今天 我们上了4款高纤美食,不开玩笑,都很好吃...
(图表·漫画)立秋养生有讲究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8月6日 8月7日将迎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中医专家介绍,立秋后阳气渐...
洛南杨洁:让传统花馍焕发时代风...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赵晓翔 文/图)在洛南县城,一位90后女孩正用她的巧思与执着,让古老的...
重庆火锅的生存智慧:餐饮不仅是... 重庆,这座被火锅香气萦绕的城市,在夜色中依旧灯火通明。凌晨时分,无论是下浩里的古朴街道,还是解放碑的...
沈嘉禄最新美食散文集再叙江南风... “ 上海知名作家沈嘉禄在《上海老味道》《吃剩有语》《手背上的一撮盐》《亲爱的味道》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美...
暑假救星!一锅羊排焖饭,肉香浸... 暑假一到,家里的“小神兽”一天三顿追着要吃的,当妈的厨房灵感早就见底了。还好翻出压箱底的秘密武器——...
原创 中...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伏天热得像个大桑拿房,人站着不动都冒汗,顿顿吃肉不仅咽不下,还容易上火(嗓...
丹东大连等城市组团来沪推介,2... 山海相拥,古今交融,引客入辽。 8月6日下午,“探秘红山 相约山海”2025夏游辽宁推广活动(上海站...
2025广西全新打卡清单!解锁... 2025广西全新打卡清单!解锁4大神仙秘境,抖音10w+网红玩法抢先看! 文|大蜻蜓 当晨雾邂逅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