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文/图
暑期以来,深圳公园“快乐不放假,公园玩一夏”夏日嘉年华活动精彩上演,深圳各大公园也迎来了亲子游园高峰。
为充分发挥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和自然课堂的独特价值,深圳公园管理中心精准聚焦青少年暑期需求,依托丰富的公园资源,策划推出“2025深圳公园文化季·公园夏令营”活动,旨在将公园打造成为孩子们寓教于乐、亲近自然的“校外课堂”。本次活动深度融合“亲子互动”与“自然科普”理念,由市、区公园管理部门联动协作,推出涵盖户外拓展、科普实践、艺术工坊等多元课程体系,致力于在绿意盎然的城市公园中,营造兼具趣味性、文化性与教育性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艺术扎根,共筑城市梦想巢心
公园即万物舞台。公园不仅是风景容器,更是日益演变为一个承载生态活力、文化脉动与社群联结的“万物舞台”。8月初,作为深圳公园文化季暑期重头戏的“公园夏令营”正式拉开帷幕,贯穿整个8月。活动以一次“艺术共创行动”为核心,围绕“艺术”“自然”“运动”三大主题板块展开,旨在为市民,尤其是亲子家庭,提供深度参与、免费体验的周末文化大餐。
8月2日,第一场艺术共创行动在莲花山公园花迷社区拉开序幕。艺术家张妮携《巢南枝》系列作品《共筑巢心》来到现场。
碧绿的草坪上,艺术家张妮把最新作品《共筑巢心》的半成品“种”在草坪中央,独特的艺术语言频频吸引路人目光。
张妮讲解行动规则后,大家瞬间被点燃了热情。他们手持形态各异的“树枝”——有取自公园的环保落木,也有色彩斑斓、象征多元梦想的彩带编织“树枝”——兴致勃勃地投入到集体筑“巢”的创作中。
这不仅是艺术实践,更是一次关于家园认同的生动表达,孩子们用双手共同编织对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共筑深圳巢”的美好愿景。
本次沉浸式艺术共创以青少年为主体,巧妙运用在地化素材与艺术表达形式,最终将诞生具有公共展示价值的标志性作品,长久留存在公园这一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市民共享的艺术记忆。
张妮透露,该艺术共创行动还将陆续登陆深圳湾公园与虹桥公园,继续收集新的故事,形成系列公共艺术装置展览。
多元体验,深度探索公园魅力
“公园夏令营”的魅力远不止于艺术。围绕三大核心板块,活动延伸出丰富多元的深度体验项目:GO Beyond国际探索营组织全英公园研学旅行;观鸟学堂指导市民进行城市观鸟活动;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引领探索植物名字的奥秘。
博识视觉摄影引领大家以指尖之力定格公园之美;优势探索通过数字化科普闯关带来独特的研学体验;纬度教育组织实地探索结合任务挑战,培养认知兴趣与观察力;一树Arbre奉上艺术范儿的蓝晒工艺体验;虺首自然教育开启城市中的暗夜生态探索;燕之林户外探索设置植物辨识、照片收集等关卡,激发观察力与逻辑思维;简呀俱乐部倡导用音乐减压,营造出独特的音乐交流氛围。
十余家风格迥异的专业机构共同呈现多样化的公园体验,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不仅能引导孩子们深度挖掘城市绿肺中的生态奥秘与生命智慧,同时也将公园转化为一个集美育、科普、体能锻炼于一体的综合性成长空间。
品牌跨界联动 焕发公园经济消费热
自5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施行以来,深圳积极探索“公园+”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努力构建公园、文化、商业和谐共生的新业态。本次公园文化季暑期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活动特别邀请知名烘焙品牌“休闲农场”进行跨界合作,共同发起#公园暑期的N种打开方式#互动企划,将葱郁的草坪瞬间转变为充满活力的休憩与美食体验点,让市民在公园游玩之余,还能享受美食的乐趣。
本次活动还联动“乐刻健身团课”,将在龙华白石龙音乐公园的“依山”景致与盐田中央公园的“傍海”氛围中开启独具特色的户外健身团课,引领公园运动新风尚。此外,来自深圳的本土户外驱蚊防护品牌“森林地带”、驱蚊手环品牌“锐舞”也在本次公园夏令营活动的公园中免费发放驱蚊液、驱蚊手环,并开设防蚊科普课堂,为公园游玩保驾护航。
公园里,文化开,文化里,城市长。这个暑假,来深圳的公园解锁“公园暑期的N种打开方式”! 市民可通过 “深i公园”小程序“活动日历” 查询全市公园暑期安排,预约下一堂“没有围墙的公开课”。
编辑:黄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