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炸完带鱼,看着锅里那碗油我就犯愁。棕乎乎的一层沫子漂在上面,底下还沉着些碎渣,倒了吧怪可惜的,留着炒菜又总觉得膈应 —— 炒出来的菜带着股说不清的油耗味,吃着都不香了。
正对着油锅发呆呢,隔壁张阿姨来借酱油,瞅见我这光景直乐:“傻孩子,这有啥难的?淀粉加点水搅一搅,扔油里炸炸就清亮了。” 我当时还嘀咕,淀粉不都是用来挂糊的吗?咋还能管起清油的事儿了?
后来试了才知道,这里头的门道还真挺有意思。你想啊,炸东西的时候,那些肉渣、面屑掉在油里,高温一炸就焦在锅底,时间长了油自然就浑了。淀粉这东西怪得很,遇着热就糊化,能把油里的小杂质都裹住,就像给那些碎渣穿了件 “外套”,一捞就能全带出来。
我第一次弄的时候手忙脚乱的。抓了把淀粉往碗里倒,水龙头开太大,水一下倒多了,稀得跟米汤似的。往油里倒的时候,“滋啦” 一声溅起老高的油花,吓得我赶紧往后躲,胳膊还是被烫红了一小块。张阿姨在旁边看得直拍大腿:“你这孩子,急啥?淀粉和水得按 1:3 的量调,稠乎乎能挂住筷子才行。”
后来跟着她学,先把炸完东西的油放在火上烧到六成热,就是筷子插进去周围冒小泡的程度。然后把调好的淀粉水慢慢倒进去,边倒边用筷子搅。你猜怎么着?油里立马浮起一团团金黄的疙瘩,原来浑浊的油眼看着就变清了,那些碎渣子全被淀粉团裹在里头。等淀粉疙瘩炸得金黄酥脆,捞出来晾着,锅里的油清亮得能照见人影。
我这才明白,为啥老辈人总说过日子得有窍门。以前我家炸完东西的油,要么将就着炒菜,要么干脆倒掉,一年下来浪费不少。现在用这法子处理过的油,再用来炒个青菜、摊个鸡蛋,一点怪味都没有,省钱又省心。
不过话说回来,这招也不是万能的。要是油已经反复炸过好几次,颜色变得发黑,闻着有股哈喇味,那就算再用淀粉水处理也救不回来了 —— 这种油里含太多有害物质,可千万别舍不得扔。还有啊,淀粉团捞出来别浪费,撒点盐嚼着脆生生的,当个小零嘴还挺香。
前几天我表妹来家里吃饭,看见我这么处理炸完的油,眼睛都直了。她说自己租房住,每次炸完东西都纠结油该咋办,听我说完当场就掏出手机记步骤。其实生活里好多这种不起眼的小妙招,都是一辈辈人攒下来的经验,看着简单,用起来是真方便。
现在我家厨房的油壶里,总留着点处理好的熟油。早上煎馒头片的时候淋上一点,金黄酥脆的比用新油还香。有时候想想,过日子不就是这样吗?一点小窍门,就能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更妥帖些。
不知道你们平时炸完东西的油都是怎么处理的?要是有更好的法子,可别忘了在评论区告诉我。最后啊,麻烦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哪天就走财运啦。
下一篇:周黑鸭洽洽,抢占山姆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