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迷迷糊糊爬起来想煮碗面,结果刚转身拿个酱油的功夫,锅里的水就跟开了闸似的往外冒,灶台上溅得到处都是,手忙脚乱去关火,面条都快坨成一团了。这种时候真的特想叹气,你说煮个面怎么就这么费劲呢?
前阵子跟楼下阿姨聊天,她看我一脸愁容说煮面总扑锅,忍不住乐了。“傻孩子,就差一勺盐的事儿。” 当时我还不信,觉得这能有啥用?结果照着试了回,嘿,还真神了。
那天特意早起来试这个法子。锅里接水的时候,我盯着水龙头看水流慢悠悠地淌,心里还在嘀咕阿姨是不是哄我玩。等水刚开始冒小泡,我捏了一小撮盐撒进去,看着颗粒在水里慢慢化开,像撒了把细沙子似的。然后把挂面抖落进去,筷子搅了两下,就站在旁边瞅着。
平时这时候早就该溢锅了,今天锅里的水就那么咕嘟咕嘟地转,面条在水里翻来翻去,泡沫刚冒起来一点就自己缩回去了。我特意走开去刷了个牙,回来一看,好家伙,居然真的没溢出来!灶台上干干净净的,面条煮得根根分明,捞起来拌上酱,吃着都比平时香。
后来我又试了好几次,发现这加盐的时机也挺关键。要是等水完全烧开了再放盐,效果就差远了,泡沫该冒还是冒。得在水刚开始有点热气,底下隐约有小气泡往上窜的时候放,盐一化,水的性子好像就变温和了。
有回煮那种细圆的龙须面,我还担心会不会不管用。结果照样灵,以前煮这种面总跟打仗似的,得守在锅边不停地搅,现在往灶前一站,看着面条在水里轻轻晃悠,还能腾出手切点青菜丢进去,感觉自己都像个会做饭的人了。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些小窍门,看着简单,里头藏着的道理还真不少。后来查了查才知道,盐能让水的沸点变高,这样水就不容易一下子沸腾得太厉害,泡沫自然就少了。不过咱也不用搞那么明白,知道管用就行,你说对吧?
前几天朋友来家里吃饭,我给她露了这手。她看着锅里安安稳稳的面条,眼睛都直了,说自己在家煮面总被烫到胳膊。我教她这个法子的时候,她还掏出手机记下来,说回去立马试试。看着她那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分享这些生活里的小发现,比啥都让人开心。
现在我煮面越来越顺手了,有时候还会在加盐的时候多放一小勺,等煮好面把汤倒掉,用凉开水过一下,面条更筋道。配点番茄鸡蛋卤,或者就简单淋点香油,撒把葱花,呼噜呼噜吃下去,浑身都暖和。
你也试试呗?下次煮面的时候,记得在水快开没开的时候撒点盐,看看是不是真的不扑锅了。要是管用,别忘了告诉我一声,让我也跟着高兴高兴。
最后呀,麻烦大家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就发财哦,说不定下次还能发现更多好用的小妙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