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景区: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 云南石林项目 石林景区开展旅游转型
创始人
2025-07-24 20:31:51
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尹馨

影视IP赋能,文娱活动精彩落地;旅游模式升级,“一日游”向“研学游”“旅居游”转型;文创产品火爆,阿诗玛IP冰箱贴年销超10万件……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以下简称“石林景区”)频频“出圈”,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活力尽显。

近日,人民网云南频道专访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晓梅,聚焦石林景区的转型升级路径,解码石林景区从"观光胜地"向"体验高地""文化名片""生活方式"的转型之路,探寻“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石林景区。人民网 尹馨摄

人民网云南频道:在云南省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作为云南旅游"金字招牌"的重要组成,石林风景区如何精准“画像”,打造“全域旅游”模式?

赵晓梅:石林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和阿诗玛文化双IP闻名。锚定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石林风景名胜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近年来,景区打破传统门票经济束缚,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通过文化赋能、科技驱动、业态创新等战略举措,实现从单一观光向深度体验的转型。

在顶层设计上,石林景区以《石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纲领,构建“一核引领、三带联动、全域融合”的空间格局:“一核”即强化石林核心景区世界级资源的保护与高品质观光体验;“三带”是打造民族文化体验带、乡村休闲度假带、生态康养运动带,实现空间延展;全域融合则是打破景区、行业围墙,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建立“旅游景区+平台公司+乡镇+社区”的高效协同机制。


细雨中的石林游人如织。人民网 尹馨摄

人民网云南频道:过去依赖门票收入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景区发展需求,管理局如何打破“门票经济”的瓶颈,实现旅游转型升级?

赵晓梅:为破解“门票经济”困局,石林风景名胜区推进门票“减法”与“加法”并举,推行会员优惠、延长有效票期、周边市民减免票等惠民政策。其次,增加全域景区内二次消费(特色交通、高品质餐饮、深度导览)、文创产品、特色住宿(如石头寨、五棵树村民宿集群)、夜间篝火狂欢旅游项目。最后,做好“乘法”,重点培育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研学旅行、商务会展等高附加值业态,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景区非门票收入占比已从过去的不足20%提升至近40%,旅游消费结构日趋健康。

今年,石林景区上线新票务系统,游客可通过小程序购票、领取消费券(覆盖吃住行游)等。目前系统已接待155万人次,发放消费券1270套。


小石林。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供图

人民网云南频道: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石林景区如何提高服务标准,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

赵晓梅:我们从创建国际旅游品牌入手,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强化入境游客服务保障,不断夯实景区的接待基础。在国际化服务方面,全面推行多语种标识和解说系统,在景区关键区域系统设置涵盖英语、日语、韩语等常用外语的多语种标识牌与游览导图,有效消除语言障碍,为境外游客提供清晰、便捷的自主游览指引;引入国际国内先进服务理念培训一线员工,为境外游客提供精准的旅游咨询、导游讲解等服务;与国际知名旅游平台深度合作优化预订及评价体系,积极争取国际可持续旅游认证,显著提升石林品牌形象。

人民网云南频道:石林景区如何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文化IP?

赵晓梅:石林景区围绕国家级非遗“阿诗玛”传说,打造核心文化IP,通过节庆活动IP化运营,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活动营销矩阵。2025年湖南卫视《乘风2025》在石林录制,明星与地质奇观同框画面触达亿万观众;人气主播董宇辉探访视频引发全网热议,推动景区百度搜索量环比增长280%。我们还推出“影视拍摄基地”旅游项目,游客可打卡《阿诗玛》《西游记》《庆余年》等取景地,走进向往的风景,实现从“流量曝光”到“线下体验”的闭环。

我们在景区里多个景点展现融入实景的沉浸式阿诗玛文化演绎场景。通过原汁原味的表演,展现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创新“步移景换、戏随境生”的展演模式,让游客积极参与,不再是旁观者,也让阿诗玛传说有了呼吸感和时代感。暑期以来,参与式体验的游客占比已达72%。

文创开发也有新意,我们成立“石林文创中心”,推出以石林石头、撒尼刺绣图案、阿诗玛形象为核心的系列文创,盲盒、雪糕、购物袋等成为网红打卡伴手礼。


石林撒尼人泛舟湖上为游客表演。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供图

人民网云南频道:下一步,石林景区将如何进一步释放乡村联动共创共富的旅游“富民效应”?

赵晓梅:景区与乡村联动,重点打造“五棵树—糯黑—矣美堵”彝族风情走廊,发展精品民宿集群(如石头寨、五棵树等村寨)、特色农家乐、农事体验;推动万家欢蓝莓庄园、杏林大观园等农旅综合体项目,实现“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

同时,景区服务、环卫、安保等岗位优先本地用工,本地化率超90%;组织村民参与民宿经营、特色餐饮、手工艺制作、农产品销售;建立旅游反哺基金,部分门票收入用于支持周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广“景区+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近年来,通过对五棵树村等搬迁村落实施产业扶持,带动900余家旅游主体、1万余人就业,实现“保护遗产—惠及民生”双赢。

另外,景区创新实施“四度七员”服务体系,培育专业服务队伍1000余人。建立“绿色马甲”志愿服务机制,节假日全员在岗为游客提供咨询、导览及应急帮助,提升服务温度。建立覆盖全域的旅游商户信用评价体系和“红黑榜”制度;推行“30天无理由退货”;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和联合执法队伍,维护游客权益。

当前,石林景区持续深化“乡村旅游合作社”覆盖广度和运营能力,打造“石林礼物”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探索村民以闲置资源入股旅游项目,共享资产收益。大力发展旅游电商,培训村民直播带货,释放更大富民效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台山、万岁山!第七届“中国服...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雷静 佑龙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9月16日至18日,第七届“中国...
《人民日报》科幻流量激活文旅增...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
核心大单品价格腰斩,习酒没招了... 作为习酒冲击千元价格带的主力产品,君品习酒自诞生起便被寄予厚望——要成为习酒“后百亿时代”的增长引擎...
滇版精品入库项目《中国咖啡》新... 9月17日,滇版精品入库项目《中国咖啡》新书发布会在2025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
新疆和田沙漠里的比萨!库麦琪埋... 在新疆和田的沙漠地带,藏着一种被称作 “沙漠比萨” 的特色美食 —— 库麦琪。它以独特的埋沙烘烤方式...
孩子的午餐,不该是一场“形式主... 孩子的午餐,不该是一场“形式主义”的悲剧! 西贝与老罗的争论刚平息,上海家长集体请愿让西贝竞标校园...
原创 新... 家人们,今天想和你们唠唠职场里的事儿。你们刚进公司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眼巴巴看着同事们...
养肝不用瞎进补!这些日常食物才... 肝脏作为人体“代谢中枢”,其健康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合理的饮食能为肝脏提供充足营养,助力其修复与代谢...
广西兴业:“土疙瘩”走上百姓餐... 凉薯,生吃清甜如梨,入菜爽口解腻。在广西兴业县,人们将其变幻出万千风味,切丝清炒、与肉同炖,还把它切...
鸡胸肉吃法万千,这个做法最惊艳...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夏天正在慢慢地跟我们告别,虽然气温依旧很高,但美食君却是真切地感受...
【回顾】秋日征途|GLCC津围... GLCC 秋高气爽,车轮滚滚。9月13日清晨,GLCC的骑友们齐聚刘庄桥,乘大巴出发骑行233公路津...
四川旅游6天旅游路线,成都六日... 四川旅游6天旅游路线,成都六日游人均费用多少 宝子们,四川一直都是旅游界的“顶流”,它就像一个巨大的...
让世界看见河北山地之美——河北... 当前,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感官刺激探险、深度人文体验等需求不断增强,山地生态旅游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河...
安徽三日自由行路线推荐,重国庆... 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一直以来,它都是我心...
信阳的秋天不基础,美食更不基础 白露过后 信阳天气渐凉 秋天悄悄地崭露头角 变换着枝头的色彩 而这座城的“味觉密码” 也悄然换成了属...
送医下乡暖人心 饶河中医为农场... “刮完痧浑身都松快了,这中医技术真管用!”9月18日,饶河农场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刚体验完中医适宜技...
从“边关佳酿”到“产业标杆”—...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地处雁门关下,古称“代州”,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物产优势,是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以当...
惠民耕食:始于1981的品牌传... 湖南,一片被湘江水润泽、被洞庭湖滋养的土地,自古便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这里山峦叠翠、河网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