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景区: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 云南石林项目 石林景区开展旅游转型
创始人
2025-07-24 20:31:51
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尹馨

影视IP赋能,文娱活动精彩落地;旅游模式升级,“一日游”向“研学游”“旅居游”转型;文创产品火爆,阿诗玛IP冰箱贴年销超10万件……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以下简称“石林景区”)频频“出圈”,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活力尽显。

近日,人民网云南频道专访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晓梅,聚焦石林景区的转型升级路径,解码石林景区从"观光胜地"向"体验高地""文化名片""生活方式"的转型之路,探寻“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石林景区。人民网 尹馨摄

人民网云南频道:在云南省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作为云南旅游"金字招牌"的重要组成,石林风景区如何精准“画像”,打造“全域旅游”模式?

赵晓梅:石林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以喀斯特地貌和阿诗玛文化双IP闻名。锚定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石林风景名胜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近年来,景区打破传统门票经济束缚,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通过文化赋能、科技驱动、业态创新等战略举措,实现从单一观光向深度体验的转型。

在顶层设计上,石林景区以《石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纲领,构建“一核引领、三带联动、全域融合”的空间格局:“一核”即强化石林核心景区世界级资源的保护与高品质观光体验;“三带”是打造民族文化体验带、乡村休闲度假带、生态康养运动带,实现空间延展;全域融合则是打破景区、行业围墙,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建立“旅游景区+平台公司+乡镇+社区”的高效协同机制。


细雨中的石林游人如织。人民网 尹馨摄

人民网云南频道:过去依赖门票收入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景区发展需求,管理局如何打破“门票经济”的瓶颈,实现旅游转型升级?

赵晓梅:为破解“门票经济”困局,石林风景名胜区推进门票“减法”与“加法”并举,推行会员优惠、延长有效票期、周边市民减免票等惠民政策。其次,增加全域景区内二次消费(特色交通、高品质餐饮、深度导览)、文创产品、特色住宿(如石头寨、五棵树村民宿集群)、夜间篝火狂欢旅游项目。最后,做好“乘法”,重点培育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研学旅行、商务会展等高附加值业态,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景区非门票收入占比已从过去的不足20%提升至近40%,旅游消费结构日趋健康。

今年,石林景区上线新票务系统,游客可通过小程序购票、领取消费券(覆盖吃住行游)等。目前系统已接待155万人次,发放消费券1270套。


小石林。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供图

人民网云南频道: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石林景区如何提高服务标准,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

赵晓梅:我们从创建国际旅游品牌入手,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强化入境游客服务保障,不断夯实景区的接待基础。在国际化服务方面,全面推行多语种标识和解说系统,在景区关键区域系统设置涵盖英语、日语、韩语等常用外语的多语种标识牌与游览导图,有效消除语言障碍,为境外游客提供清晰、便捷的自主游览指引;引入国际国内先进服务理念培训一线员工,为境外游客提供精准的旅游咨询、导游讲解等服务;与国际知名旅游平台深度合作优化预订及评价体系,积极争取国际可持续旅游认证,显著提升石林品牌形象。

人民网云南频道:石林景区如何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文化IP?

赵晓梅:石林景区围绕国家级非遗“阿诗玛”传说,打造核心文化IP,通过节庆活动IP化运营,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活动营销矩阵。2025年湖南卫视《乘风2025》在石林录制,明星与地质奇观同框画面触达亿万观众;人气主播董宇辉探访视频引发全网热议,推动景区百度搜索量环比增长280%。我们还推出“影视拍摄基地”旅游项目,游客可打卡《阿诗玛》《西游记》《庆余年》等取景地,走进向往的风景,实现从“流量曝光”到“线下体验”的闭环。

我们在景区里多个景点展现融入实景的沉浸式阿诗玛文化演绎场景。通过原汁原味的表演,展现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创新“步移景换、戏随境生”的展演模式,让游客积极参与,不再是旁观者,也让阿诗玛传说有了呼吸感和时代感。暑期以来,参与式体验的游客占比已达72%。

文创开发也有新意,我们成立“石林文创中心”,推出以石林石头、撒尼刺绣图案、阿诗玛形象为核心的系列文创,盲盒、雪糕、购物袋等成为网红打卡伴手礼。


石林撒尼人泛舟湖上为游客表演。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供图

人民网云南频道:下一步,石林景区将如何进一步释放乡村联动共创共富的旅游“富民效应”?

赵晓梅:景区与乡村联动,重点打造“五棵树—糯黑—矣美堵”彝族风情走廊,发展精品民宿集群(如石头寨、五棵树等村寨)、特色农家乐、农事体验;推动万家欢蓝莓庄园、杏林大观园等农旅综合体项目,实现“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

同时,景区服务、环卫、安保等岗位优先本地用工,本地化率超90%;组织村民参与民宿经营、特色餐饮、手工艺制作、农产品销售;建立旅游反哺基金,部分门票收入用于支持周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广“景区+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近年来,通过对五棵树村等搬迁村落实施产业扶持,带动900余家旅游主体、1万余人就业,实现“保护遗产—惠及民生”双赢。

另外,景区创新实施“四度七员”服务体系,培育专业服务队伍1000余人。建立“绿色马甲”志愿服务机制,节假日全员在岗为游客提供咨询、导览及应急帮助,提升服务温度。建立覆盖全域的旅游商户信用评价体系和“红黑榜”制度;推行“30天无理由退货”;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和联合执法队伍,维护游客权益。

当前,石林景区持续深化“乡村旅游合作社”覆盖广度和运营能力,打造“石林礼物”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探索村民以闲置资源入股旅游项目,共享资产收益。大力发展旅游电商,培训村民直播带货,释放更大富民效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红薯向来以好种植、产量惊人以及适应能力强而闻名。通常情况下,一亩地轻轻松松就能产出五六千斤红薯,在那...
24款家常菜肴推荐:麻酱凤尾、...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煨,食为天性,...
一颗小红果如何成为让年轻人“上...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养生 “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热梗 让这颗小红果成为了 让人“上头”的养生...
正在上市!这种瓜一旦发苦,千万... 每到夏天,菜市场就成了瓜类蔬菜的天下:脆生生的黄瓜、清甜的西葫芦、爽口的丝瓜,还有带着独特风味的苦瓜...
旅居云南 | 共赴清凉之约 乐... 这里,山川壮丽、气候宜人、文化多元,是人们眼中的“诗和远方”;这里,时光悠悠,美好生活需要停下来、住...
赶海第一名!每天成团【自驾三门... 自驾三门岛 活动亮点 ★【山海一色】有广东小塞班之称的生态海岛,水清沙幼,岛上的五彩石滩撒满了色彩斑...
三伏天不要太节俭,建议:中老年... 在炎热的三伏天,中老年人的身体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温容易让人食欲不振,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营养流失加快。...
8月7日立秋,有钱没钱记得“立... 8月7日立秋,有钱没钱记得“立秋尝4样,做1事”安康入秋日子顺遂,传承老传统!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
广西四天三晚行程,桂林4日跟团... 我一直对广西桂林充满了向往,那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
天热午餐我迷上了它,饭菜一锅出... 进入八月,高温热浪一波接一波席卷各地, 武汉再次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午间气温突破了40℃, 盛夏的大幕...
8月,有钱没钱,也要多吃这八菜... 8月,天气依旧炎热,在这个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季节里,饮食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八道美味菜肴的详...
三伏天别总熬着!8道“补阳祛暑... 三伏天,骄阳似火,暑气难耐。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人体的阳气浮于体表,脾胃相对虚寒,很容易出现浑身乏力、...
招待亲朋好友餐桌上必备的,八道... 在中国人的生活里,招待亲朋好友,一顿热热闹闹的家常便饭是最真挚的情谊表达。餐桌上摆满精心烹制的菜肴,...
中伏,除了吃面,别忘记吃“中伏... 中伏,这一夏日里最为酷热的时段,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在这样的时节,除了传统的吃面习俗,...
广西旅游几天能玩好,桂林旅游亲... 我一直对广西桂林充满了向往,那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在脑海中勾勒了无数遍。桂林...
广西4日游最佳路线,桂林组团轻...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像一块磁石般吸引着我。一直梦想着能亲身走进那如诗如画的桂林,...
“想把南京推荐给更多人” ▲参赛选手在中华门城堡参观。 ▲▲参赛选手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参观。 金陵晚报/ 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让中国之旅更加丰富、生动、有...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外籍人员来华便利措施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
广西6天5晚报团费用多少,超长... 一直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深深吸引着我。广西桂林,有奇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