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灯、舞狮子等。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
我国国庆节的习俗有:张灯结彩、国庆长假、国庆阅兵、高速公路免费、天安门升旗仪式等。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普天同庆!不管是升国旗、阅兵,还是放假,又或者是吃什么食物,这些习俗都是对国庆节的庆祝!
1、张灯结彩:张灯结彩才是中国过节最明显的标志,用换了的气氛迎接一年一度的国庆节。
2、国庆长假:在1999年的时候,国家规定,国庆节的时候全国人们将会有7天的国庆长假。
3、高速公路免费:因为国庆节会有7天的长假,所以学生、上班族都会利用这个假期回家或旅游,所以在国庆节期间高速功率是免费的。
4、国庆阅兵:每逢大庆的时候,在国庆节这天都会举行阅兵,一是让国人了解自己的国家,二是向世界展示国防力量。
5、天安门升旗仪式:虽然天安门每天都会有升旗仪式,但是国庆节这天的升旗仪式会格外的庄正更外的盛大。
国外的国庆节习俗
1、美国:钟声齐鸣,盛大游行:7月4日是美国的国庆节,在这天美国的所有教堂钟声都会齐鸣,美国的人民还会举行盛大的游行,来庆祝国庆节。
2、法国:阅兵仪式,焰火晚会: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节,在这一天,法国人会在接头载歌载舞,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举行阅兵仪式,来庆祝自己的国庆节。
3、英国:官方生日,天公作美:英国的国庆节是英国女王的生日,在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当天皇家卫队会接受英女王的检阅,同时英女王也会为国内外的名流封爵授勋。
4、朝鲜:阅兵游行,震耳欲聋:9月9日是朝鲜的国庆节,在国庆节当天朝鲜也会举行阅兵,阅兵之后就是百万群众的大游行,来庆祝国庆节。
1、张灯结彩:张灯结彩才是中国过节最明显的标志,用换了的气氛迎接一年一度的国庆节。
2、国庆长假:在1999年的时候,国家规定,国庆节的时候全国人们将会有7天的国庆长假。
3、高速公路免费:因为国庆节会有7天的长假,所以学生、上班族都会利用这个假期回家或旅游,所以在国庆节期间高速功率是免费的。
4、国庆阅兵:每逢大庆的时候,在国庆节这天都会举行阅兵,一是让国人了解自己的国家,二是向世界展示国防力量。
5、天安门升旗仪式:虽然天安门每天都会有升旗仪式,但是国庆节这天的升旗仪式会格外的庄正更外的盛大。
升国旗、唱国歌。每年国庆,首都天安门广场都会举办盛大的升旗仪式,中央政府还会发表献词。
二、国庆阅兵。国庆阅兵是中国国庆节最大、最隆重的习俗,一般十年一次。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
国庆习俗是:在每年国庆节的时候,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享受“国庆黄金周”,和家人共度美好时光;国家自2012年起,国庆期间的高速公路向私家车免费通行;最为显著的习俗要数国庆阅兵,通过国庆阅兵扬我国威,向世界展示我国国防力量。
国庆节的习俗应该全国都一样
习俗一、张灯结彩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习俗二、国庆长假
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习俗三、高速公路免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已日益普及,人们通常会利用国庆7天长假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国家自2012年起,国庆期间的高速公路向私家车免费通行。2014年国庆节假期免费通行时间为10月1日00∶00至10月7日24∶00。
国庆节汉族人没有什么特殊的风俗,就是挂挂国旗,把家里装点一下,看看晚会,共庆国庆,但是一般国庆节与中秋节比较接近,会吃些月饼和葡萄
劳动节和国庆节没有特别风俗,国庆节赶上中秋节可以吃月饼
国庆节: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
端午节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吃粽子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3、挂菖蒲插艾叶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过端午节时大多在院门前和房檐挂菖蒲插艾叶。民间有用它来驱邪。
在端午节,人们还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有的还用菖蒲根泡酒,以为喝了能健康长寿。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菖蒲身上这层驱邪避害的文化含义使它成了人们过端午节时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4、喝雄黄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5、栓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正月不能理发,大年初一要串门拜年,要走亲访友等
下一篇:一亿英语怎么读,英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