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北美院线迎来两部重量级大片的正面对决。
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 8:最终清算》与迪士尼真人改编电影《星际宝贝史迪奇》。
这场对决被外媒视为继 2023 年《芭比》与《奥本海默》现象级票房热潮后的又一焦点事件。
迪士尼真人版《星际宝贝史迪奇》周四提前场斩获 1450 万美元,不仅刷新 2025 年北美提前场票房纪录,更打破迪士尼在阵亡将士纪念日档期的提前场票房历史纪录。
该片同步登陆中国内地,首日票房达 1440 万元,成为今年第二部登顶日冠的进口片。
行业预测其北美四天票房将达 1.5-1.6 亿美元,全球首周末票房超 2.8 亿美元,有望改写《壮志凌云 2》创下的档期票房纪录。
作为迪士尼在《白雪公主》票房失利后的关键作品,该片制作成本仅 1 亿美元,目前的热度已预示其将成为迪士尼真人改编领域的翻身之作。
《碟中谍 8》提前场以 830 万美元创下系列新高(超越前作《碟中谍 7》的 700 万美元)。
但北美四天票房预测仅为 7500 万 - 8500 万美元,全球首周末预计 2 亿美元,与前作《碟中谍 7》的 2.35 亿美元基本持平。
该片制作成本高达 4 亿美元,是影史最昂贵电影之一。
回本需全球票房突破 10 亿美元,而系列前作票房最高的《碟中谍 6》仅 7.86 亿美元,盈利前景严峻。
《碟中谍 8》在戛纳电影节放映后获得 8 分钟起立鼓掌,烂番茄新鲜度达 86%,被评价为 “动作场面的黄金标准”。
阿汤哥的硬核实拍(如高空机翼搏斗、深海潜艇逃生)成为最大亮点,但剧情被指 “过于依赖动作戏而忽视叙事深度”,AI 反派的刻画也被批评 “流于表面”。
其核心观众为 25 岁以上成年群体,尤其男性观众占比突出。
《星际宝贝史迪奇》倾向于情怀与合家欢的平衡。
影片延续动画版 “欧哈纳(家人)” 主题,保留莉萝与史迪奇的情感羁绊,同时通过技术升级(如史迪奇的 200 万动态追踪毛发)和夏威夷实地取景增强视觉体验。
烂番茄新鲜度 76%,观众评价普遍认为 “温馨治愈”,但部分影评指出 “翻拍必要性不足”,剧情较原版改动有限。
其核心受众为家庭观众,尤其吸引 18-34 岁女性及亲子群体,预售数据显示年轻观众占比显著。
迪士尼为《星际宝贝史迪奇》制定了全球化策略。
7在中国推出 “史迪奇变身白娘子” 等本土化联动,在北美推出亲子套票,在法国、印度等地定制主题海报和音乐,成功扩大受众覆盖。
此外,影片与迪士尼乐园、泡泡玛特等 IP 联动,形成全产业链营销,预售首日亲子套票销量突破 50 万套。
派拉蒙将《碟中谍 8》定位为 “系列终章”,试图通过 “伊森・亨特的谢幕” 吸引情怀观众,但高成本与票房压力使其成为 “背水一战”。
影片避开暑期档竞争,选择阵亡将士纪念日上映,旨在最大化假期观影人次,但仍需面对《星际宝贝史迪奇》的分流。
此次对决与 2023 年《芭比》和《奥本海默》的 “Barbenheimer” 现象有相似之处。
两部电影类型差异显著(动作片 vs 合家欢),受众互补性强,共同推高市场热度。
但不同之处在于,《碟中谍 8》与《星际宝贝史迪奇》的票房差距更大,且缺乏前者引发的文化讨论和社会话题。
此外,同期上映的《死神来了 6》以 5100 万美元首周末票房夺冠,显示恐怖片市场的复苏,进一步丰富暑期档类型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