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文化的古今嬗变与产业振兴
创始人
2025-05-23 08:03:02
0

□朱积

荔枝与茂名的千年因缘,是这片土地上的动人故事。每到荔红蝉鸣时,总能唤起人们无尽情思。今天,让我们品尝着新鲜的茂名荔枝,走进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之旅。

茂名荔枝,现代蝶变

说荔枝必说茂名,说茂名也必说荔枝。遍览古今,荔枝与茂名结缘最深,两者共同谱就一首从农耕文明向现代产业演进的诗篇。

早在20世纪90年代,茂名便以“荔枝之乡”闻名全国。至2024年,当地荔枝种植面积已达141万亩,年产量50.28万吨,形成涵盖从种植加工、包装营销、到品牌宣传和市场管理的超百亿元庞大产业群,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茂名荔枝的崛起,得益于品种优势与技术革新。七百余个品种中,“白糖罂”“桂味”“冰丽”“挂绿”堪称四大名品。“白糖罂”果型如心,肉厚核小,果肉干爽不溢汁,置于纸上无湿痕,为荔枝中的“异类”;“桂味”果香清雅似桂花,核细如米粒;“冰丽”是近年培育新贵,皮色艳丽,甜度冠绝,初上市时价格高达每公斤1600元,至今仍属高端;“挂绿”则以青皮绶带、汁液清冽独步天下。都说荔枝是百果之王,此四品就是皇冠上的四颗明珠。

笔者作为荔枝产业发展亲历者,见证了两大历史性跨越——1985年夏,受市政府委派,曾到茂名各县区调研,撰写《种果,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调研报告,市委印发后,全市展开种果行动,连续三年种下荔枝118万亩、龙眼84万亩、香蕉45万亩。近三十个镇的群众靠勤劳过上幸福生活,荔枝种植核心区高州根子镇柏桥村和电白霞洞镇荣下坡农民,仅荔枝种植年收入就户均5万元,最高达60万元。一栋栋漂亮“荔枝楼”遍布种植区,共同致富之路摸索成功。本世纪初,茂名荔枝发展一度遇困,2012年春,笔者到农业岗位任职,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厅支持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开启农业产业化和荔枝产业优化征程。近年来,当地精心谋划、科学布局,使荔枝产业三产齐驱,多业联动,保鲜技术的改进、冷链和电商的加持尤为引人注目。

如今,当人们走入茂名,都会被其浩瀚无垠荔枝海洋所震撼,为古荔园中历经千年风雨仍枝繁叶茂的老树惊叹,为荔乡人锐意革新的精神动容,更为这片土地焕发的振兴气象所感染。

数“荔枝风流”,还看今朝

荔枝之美,不仅在于果实甘甜,更在于承载千年文化意蕴。自汉代起,荔枝便与权力、艺术、文学深度交织,成为一脉芬芳独特的文化注脚。

论起痴狂荔枝,汉武帝也许比“吃货”苏东坡更甚。为求岁岁啖鲜荔,他竟诏令于长安宫苑兴建“扶荔宫”,自岭南千里移植荔枝百株。但南木北迁,水土难服,枯亡—复植—枯亡,如此循环往复,事终未成。《三辅黄图》文曰:“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建扶荔宫。扶荔者,以荔枝得名也。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然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忽萎死,守吏坐诛死者数十,遂不复茂矣。”而众所周知的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经杜牧诗笔点染,实则饱含对权贵奢靡的讽喻。

自宋以降,荔枝备受文人雅士青睐。苏轼岭南谪居时,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句,传为佳话。宋徽宗钟爱荔枝,虽移植未成,却借画传情,传其绘有《写生翎毛图》。他还以荔枝赐近臣,数粒便被视为珍宝。据说清代乾隆皇帝承袭此风,但仅赐一颗,更显其贵。而南汉后主则以荔枝宴“红云宴”款待臣子,尽显雅趣。

当代文化名流对荔枝的痴迷,则绘就幅幅丹荔新卷。自2015年起,每逢荔熟时节,笔者常邀各地文化艺术名家及挚友,赴四大古荔园与主产区采风。叶延滨、何为、龙一、林莽、沈鹏、苏士澍以及《十月》等名刊主编,纷纷参与。岭南画派泰斗陈金章教授,自94岁高龄起仍每年赴荔枝园写生,灵感泉涌,挥毫终日,兴味不减。

食荔、赏荔之趣,映射社会变迁。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实现“吃荔枝自由”,如今更追求“荔枝风流”。有人到园中认订荔枝树,邀亲友一同采摘;有人用荔枝入菜、酿酒、做冰糕……把荔枝吃出了新意与情趣。文化人对荔枝的喜爱更是文化史上亮丽风景。从诗词、散文到唱曲、绘画、写培植专著……若有一位有心人,把相关作品集中起来,那就是浩瀚的荔枝文化海洋。

还有,君不见广东粤曲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荔枝颂》,传唱几十年,红遍大江南北乃至东南亚。

请问,哪种水果有此等神力?

刻进历史的“深深印痕”

在领略了荔枝跨越千年的文化风流后,我们也需回望那段因口腹之欲而刻写的悠悠往事。岭南荔枝进贡始于汉朝,进献者为南越王赵佗。此后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贡荔网络不断扩展,织就一幅跨越时空的版图。这版图如网,亦将历代帝王对欲望的追逐定格在历史裂痕之中。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于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一个“飞驰”,写尽行程紧迫和路途艰辛。

不管是长安、洛阳通往岭南的荔枝“道”,还是开封、杭州、南京、北京通往岭南的相关道路,都是水陆兼程。以长安为例,每年岁贡,岭南荔枝越过五岭,沿湘江进入长江,西溯江陵。取陆道过襄阳,到长安。而今还有一些古驿道遗址存在。由这条曲折漫长的驿道穿行路线,我们可以想见路途凶险。难怪《开元天宝遗事》及《旧唐书》中曾为百姓叫苦,有曰:“南海荔枝胜蜀者,当时以马递驰,载七日七夜至京,人马多毙于路,百姓苦之。然方暑热,经宿者辄败。”

这段记载,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亦不免动容。荔枝进贡,于帝王,是尊享;于官僚,是表忠;于百姓却是血泪与灾难。

对世界友好的鲜活见证

历史的刀痕终将被时光抚平,而岭南红果的旅程却未止步于贡道。文明信使,才是其真正身份,它将岭南的甘甜传扬四海。

中国是荔枝的原产国。对于古代荔枝种植的起源地,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南越地区是荔枝种植的发源地,支持这一说法的依据是汉代已有南越向中央王朝进贡荔枝的记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僰(bó)人较早种植荔枝。《华阳国志·蜀志》载:僰道县“有荔芰、姜、蒟”。《太平御览》则引《郡国志》云:“西夷有荔枝园。僰僮,施夷中最贤者。古之谓僰僮之富,多以荔枝为业,园植万株,树收一百五十斛。”或表明当时的荔枝种植已颇具规模,产量可观,荔枝产业的兴盛也反映出僰人相对富庶的生活水平。《华阳国志》中还提到,荔枝的种植效益吸引了汉人迁徙至该地区定居生活,随后荔枝种植渐向汉人聚居区扩展。到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荔枝种植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在这次荔枝种植的发展高潮中,广东独占鳌头。据《水经注》及遗失的《南越志》(部分记载被《广东考古辑要》收录)记载,广东荔枝种植成就斐然,广州的荔枝湾因大规模种植而得名“荔枝洲”。除广东外,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及台湾地区亦广泛种植荔枝。东晋庾阐在《扬都赋》中提及,福建的荔枝种植技术源自广东。

广东荔枝种植规模宏阔、品质优良。然而,新中国成立前,其种植业尚未形成大规模产业化。改革开放成为广东荔枝种植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在市场机制引导和政府积极扶持下,该产业迅速崛起壮大。至2024年,广东荔枝种植面积达416.9万亩,产量高达131.1万吨,广东成为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地区。在此期间,全国荔枝种植业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4年,全国荔枝种植总面积为755.5万亩,总产量达到280万吨,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荔枝生产第一大国的地位。

全球的荔枝种植皆源于中国。据清朝陈梦雷所著《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荔枝在十七世纪从云南传入缅甸。经考证,荔枝1775年传入印度,1854年由印度传入澳大利亚,1873年入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入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如今,荔枝种植已遍布北半球北纬10°-26°和南半球南纬10°-26°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世界荔枝种植面积达1170.5万亩,产量400万吨。

行文至此,我的思绪不禁飘回2006年冬(当地季节),在丹麦的一家餐馆里,我看到了鲜红的荔枝,当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亲切感。那一抹熟悉的红色,仿佛在异国他乡重逢久违老友,瞬间拉近了我与这片土地的距离。

荔枝,这种承载着东方独特韵味的果实,已逐渐成为世界人民所熟知和喜爱的水果。它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国与世界友好交流的见证。

“甜蜜事业”的壮丽前景

广东的荔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茂名则是广东荔枝第一大市。如何在市场的引导下,由政府有效推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荔枝产业做成“甜蜜的事业”?笔者认为,需在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遵循市场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荔枝产量大、保鲜期短且上市时间集中,因而价格容易波动,一产产品(鲜果)销售往往面临很大压力。但市场其实远未饱和,发展空间广阔。因此,拓展市场、建立品牌和延长产业链是重中之重。近十几年,茂名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并且取得显著成效。

但纵观全国荔枝市场,品牌建设仍是薄弱环节。2015年开始,茂名就着手布局相关工作,在继续延长荔枝产业链、扩展新业态、培植新产品、扩大市场半径的基础上,陆续在根子镇、沙田镇、分界镇和平山镇等地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试点。这几年来,荔枝园品牌与荔枝果品牌初获市场认可。但受限于品牌标准体系尚未完善(相关工作或已在推进中),推广效果未能充分释放。品牌的建立不能仅依赖果园和农业企业家,也不能仅靠每年一次的拍卖效应和推广宣传,而应在满足市场必备条件上多做努力,推出一批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品牌果园、品牌品种和品牌产品,以此带动整个荔枝产业的发展。目前,在茂名以及广州的增城、从化等地,已存在多个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品牌荔枝园与品种,这表明该领域大有可为。此外,还需加强种源保护与传统品种更新,加速品种迭代升级。

当品牌建设逐步完善,荔枝产业迈向品牌化、标准化的时刻,这“甜蜜的事业”将真正迎来属于它的辉煌。如此,荔枝,在茂名和在广东结下的缘以及结出来的果,将更加让世人瞩目!

(本文作者曾任茂名市文联党组书记、茂名市美协名誉主席、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现为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编辑:邬嘉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速学!家常徽菜蘑菇鸡做法,小白... 锅铲与铁锅碰撞的声响中飘来阵阵诱人香气,金黄油亮的鸡块裹着蘑菇的鲜味直往鼻尖钻。今天要教大家的这道徽...
厨房小白看过来!4道零失败蒸菜... 在忙碌的生活中,许多人都希望能够快速而健康地准备一顿晚餐,但对于厨房小白来说,蒸菜无疑是最简单又不失...
腊八蒜别单吃!3道腊八蒜特色菜... 朋友们,明天就是腊八节了,腊八蒜你们都腌好了吗?相信很多朋友拿来腊八蒜,都是直接配着饺子吃,或用来解...
经典菜肴大放送!实惠味美易上手...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味,食为天性,...
河南开封灌汤包:皮薄汁多馅鲜美... 清晨的开封街巷,蒸笼掀开的瞬间,白雾裹挟着浓郁肉香扑面而来,金黄汤汁在薄如蝉翼的面皮中微微颤动 ——...
不用去柳州!在家就能吃柳州网红... 热门零食推荐 戳链接 快速下单 「10家柳州螺蛳粉代购 」 💰价格:26.9元 ◯吃地道螺蛳...
广州海珠以茶为媒,协作帮扶激活... 5月22日,“山海携手·共富同行”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中坪镇艾州村乡村产业园茶产品消费帮...
北疆7日环线游全攻略:邂逅多彩... 北疆7日环线游全攻略:邂逅多彩北疆 如果你向往广袤无垠的草原、神秘深邃的湖泊、鬼斧神工的峡谷以及充满...
原创 把... 在您阅读本文之前,请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这样您便能随时接收到类似的文章,并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
原创 因...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便于我们在未来为您持续推送类似的文章,也方便您与他人讨...
和朋友去青海旅游团报价8日游,... 青海8日游跟团多少钱看这省心又省钱 计划了一次难忘的青海之旅,终于实现了心中对这片神秘土地的向往。在...
靠风景和文化“抢镜”后,广东影... 十几年前,著名导演王家卫在江门开平赤坎镇拍摄《一代宗师》时曾说:“赤坎是拍摄年代戏的天然摄影棚。” ...
旅游大咖“说”聊城|谢晔:延续...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3日讯 5月19日至21日,2025“Passion山东·青春之旅”主题推广活...
原创 端... “哎呦,这粽子咋又煮成一锅粥了!”去年端午节,我盯着锅里散开的糯米和漂浮的粽叶,恨不得把锅铲扔了。邻...
原创 煮... 导读:煮粽子时,别直接用清水煮,大厨教你1招,粽子又糯又香,不夹生 在中华美食的丰富宝库中,粽子占据...
原创 超... 导读:超市买啤酒时,别看价格,只要背面有这3行字,基本都是“水啤” 夏日炎炎,没有什么比在忙碌一天后...
识味顺德︱百味不舍肆意坊间的顺... 人间百味,烟火滋香,南来北往,各赋春秋。大自然的丰饶和人类的聪慧构筑了世间最具生命力和诱惑力的饮食王...
端午吃粽指南!省市场监管局建议... 端午将至,粽子飘香!作为节日必备美食,市面上的粽子有常温(真空包装)、新鲜、速冻三类,还有不少家庭选...
风从云岭来|云南文创“潮”动鹏...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5月2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云南展区以“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