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景区近日上演的这一幕,让无数网友直呼 "解气"。5 月 17 日正值旅游旺季,蜿蜒的护栏通道里挤满了前胸贴后背的游客。就在这摩肩接踵的等待中,一位身着黑色运动装的年轻男子突然在队伍外侧加速助跑,以近乎专业的跨栏动作翻越隔离护栏,瞬间挤入队伍中段。
这个自以为聪明的举动立即引发连锁反应。被插队的游客下意识向前踉跄,原本密实的队伍顿时出现局部骚动。但让这位 "跨栏选手" 始料未及的是,他行云流水般的整套动作,恰好被巡逻民警尽收眼底。
"当时他就像从观众席跳进足球场的球迷。" 目击者张女士回忆,民警几乎是在男子落地的同时抵达现场。监控画面显示,体型魁梧的执勤民警单手揪住男子后衣领,像拔萝卜般将其从队伍中 "薅" 出。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执法动作,瞬间点燃了现场游客的情绪。
"把他薅出来!" 此起彼伏的喝彩声中,插队男子涨红着脸试图辩解,却在民警的威严注视下逐渐语塞。最终他在近百双眼睛的注视中仓皇逃离,身后爆发的哄笑久久回荡在景区上空。这段 2 分 17 秒的现场视频,在社交平台 24 小时内突破 5000 万播放量。
这并非孤例。每逢节假日,全国各大景区都在上演 "排队攻防战"。北京某主题公园管理人员透露,他们曾统计高峰时段每分钟就有 1.2 次插队尝试。从 "假装系鞋带" 到 "借道拍照",各种插队手段层出不穷。五台山景区安保负责人表示,今年已配备 30 套移动监控设备,但面对日均 3 万人次的客流量,管理压力依然巨大。
社会学家李教授指出,插队现象本质上是公共资源分配失衡的缩影。"当等待时间超过心理承受阈值,部分人就会选择突破规则。" 他建议景区可借鉴迪士尼的虚拟排队系统,或像故宫那样实行分时段预约,从根本上消除插队动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中游客的集体反应展现着公民意识的觉醒。从过去的 "忍气吞声" 到现在的 "齐声喝止",公众正在用行动重塑公共空间的秩序准则。正如网友评论所说:"那个落荒而逃的背影,不仅是个人的羞愧,更是对全体守序者的致敬。"
景区管理方透露,涉事男子事后已接受治安教育。而那段 "薅人执法" 的视频,或许会成为新时代文明旅游的鲜活教材 —— 在规则面前,任何投机取巧的 "跨栏" 终将摔倒在道德的红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