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心里总是惦记着儿子,从小到大舍不得让他干一点家务,能多操一份心就多操一份心。可孩子终归要长大,如今儿子结婚成家了,也慢慢学会了扛起一家子的责任。看到他下厨做饭,里里外外都顾得上,做妈的心里本该是欣慰的,可这一顿饭却让她坐在饭桌边,筷子都不想动。
那天,儿子在厨房忙了整整三个小时,做了四个菜,看起来都是挺家常的做法:红烧土鸡、红烧肉、清炒洋葱、香菇油菜。菜不多,也不复杂,但看得出来,他花了心思,可这一桌菜里,没有一道是为妈妈准备的,全是儿媳喜欢吃的。
红烧土鸡的香味刚一飘出来,确实挺诱人,鸡是散养的那种,不喂饲料,炖出来香味浓郁,肉质紧实有嚼劲。做法也不复杂,把鸡剁成块,用花椒、八角、姜片炒香后下锅,炒到变色再放调料加水炖,最后收个汁,色香味确实有了。
红烧肉是儿媳的最爱,五花肉切得大小均匀,也没焯水,也没放味精料酒,光加了一点香菇提鲜,肉一咬就化开了,肥而不腻,吃起来确实不错。
洋葱也炒得软烂入味,切洋葱的时候他还记得蘸水防止辣眼睛,这点细节说明不是随便对付。香菇油菜的颜色翠绿,看着很有食欲,一点也不输外面饭店的摆盘。
菜是做得不错,可当妈的坐在那里,看着儿子一边忙着把红烧肉和鸡端到儿媳面前,夹菜时只顾着问她咸不咸、合不合口味,自己却连一筷子都没动。她再迟钝也看得出来,这一桌饭压根儿没考虑到她的口味,心里那点期待也就慢慢冷下去了。
她没说什么,只说自己不太饿,等会儿再吃。人到了一定年纪,有些话不想说太明白,但心里还是有点失落的。不是计较儿媳吃得多,而是觉得自己这个做妈的,如今在家里已经慢慢变得像个“客人”,再不是那个饭桌上最被惦记的人了。
也许有人会说她多心,说儿子疼媳妇是应该的,婆婆不该介意。可就算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候感受是藏不住的。做妈的这一辈子为儿子忙前忙后,如今看着他成家、懂事、会疼人,当然该高兴。只是她心里想的,是儿子是不是也能偶尔记得她的那点口味、那点习惯,哪怕炒个她爱吃的青椒土豆丝,也不至于这一顿饭吃得这么尴尬。
饭可以将就吃,心却不愿将就。儿子做饭的那份用心,或许真的是为了家,但这个“家”里,还有妈妈,也值得被记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