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贵州铜仁,就像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美食探险。吕文扬刚抵达这座城市,空气中弥漫的各种香气,便迫不及待地钻进虎牙的鼻腔,牵引着他去探寻隐藏在街头巷尾的美味。
在铜仁的第一天清晨,吕文扬就被当地的特色早餐——绿豆粉吸引。石阡绿豆粉因最早出自石阡县而得名,是贵州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食品。它由上好的绿豆和大米混合浸泡后磨成豆浆,再烙制而成。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绿豆粉端上桌,绿豆粉的清香瞬间弥漫开来。吕文扬轻轻挑起一筷子,粉丝细腻,入口爽滑,豆香和米香相互交融,再搭配上特制的油辣椒、酸汤和各种配菜,酸香麻辣,让人回味无穷。
中午,吕文扬来到一家热闹的餐馆,准备品尝铜仁的招牌美食——社饭。社饭的主要原料有青蒿、糯米、大米、野葱和腊肉,制作工序可不少。青蒿要洗净切碎,挤出苦水后炒干;野葱切碎,腊肉煮熟切成颗粒;糯米浸泡5 - 8小时后滤干,大米也要先在锅里蒸熟。然后将这些食材一层一层地摆放,放满后再浇上少许煮腊肉的汤,这样蒸出来的社饭,香味扑鼻,粘糯适中,酥而爽口。吕文扬吃了一口,青蒿和野葱的清香瞬间在口中散开,紧接着是腊肉浓郁的香味,米饭油而不腻,每一口都充满了大自然的味道和家的温暖。
到了傍晚,铜仁的街头巷尾开始热闹起来,各种小吃摊琳琅满目。吕文扬被一家卖米豆腐的小摊吸引。江口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搭配上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等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吕文扬要了一份凉拌米豆腐,米豆腐入口即化,调料的味道恰到好处,酸辣的口感刺激着味蕾,让他食欲大增。
除了这些,吕文扬还尝试了沿河糯米包子、糖麻圆、思南花甜粑等美食。沿河糯米包子是以糯米为主原料制成的包子,口感软糯,每逢佳节,土家人餐桌上的糯米包子意味着丰收丰裕 。糖麻圆壳薄内空,形似圆形,色泽金黄,糯绵香甜,芝麻的浓香更是为其增色不少。思南花甜粑是可以吃的艺术品,每片花甜粑上都有一模一样的“花”(图案),山水、文字、花鸟鱼虫,都能在粑里生动呈现,堪称“中华一绝”,味道也是香甜可口。
在铜仁的日子里,吕文扬穿梭于大街小巷,用舌尖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里的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铜仁文化的生动体现,每一道美食背后都蕴含着当地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