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风姜鸡汤。
晒姜。
阳春走地鸡。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在美食云集的阳春,一碗风姜鸡汤不怕山高水远,以独特的美味收获了无数的粉丝,趁热喝上一碗,唇齿留香,暖胃又暖心。风姜鸡作为合水镇极具特色的传统药膳美食,近年来,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滋补功效,逐渐从地方餐桌走向大众食客。
合水镇风姜鸡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岭南地区。当地居民选用土鸡与风姜一起炖煮,温热的汤水飘着辛香。这一食疗组合历经代代改良,成为两广民间坐月子、调理体虚的必备佳肴,故阳春人也习惯将风姜鸡称为“月婆鸡”。
风姜鸡看似简单,却暗含了粤菜料理的精工细作。姜,在这道传统美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风姜鸡首选种植超过两年的风姜,这样的姜炖煮出的汁水才够味道。开始做菜前,风姜还要经过“三炊三晒”,从而让姜的性质温和不燥热。所谓“炊”,即蒸姜,一盘盘备置好的生姜送入蒸箱,蒸好后取出放在阳光下晾晒,如此反复三次方可入菜。
好的风姜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鸡的选用更为关键。近日,笔者驱车前往位于阳春市合水镇的七彩养鸡场,离目的地越近,车开得越慢:一来是山间羊肠小道难行,二来沿途开始出现鸡,初时一两只,而后越来越多以至于只能缓行,让人不禁感叹这阳春土鸡活力十足。
聊起“养鸡经”,养鸡场负责人潘潮通自信而朴实:“我们的鸡质量很好的!”据他介绍,养鸡场的鸡幼雏时会短期地吃一段时间饲料,之后则是以玉米、稻子等五谷杂粮为食。
不仅如此,养鸡场的整个山头仿佛都是这群土鸡的,漫游山野间,它们啄虫衔草,浅泛土黄、碧草稀微的小路原来就是它们的“杰作”。笔者惊觉,这原来还是一群“除草鸡”。据悉,该养鸡场差不多有9000只鸡,这里的鸡都要养足180到220天,天龄不够是不能出栏的。
食材一个个粉墨登场,该是人与烟火发挥禀赋的时候了。铁锤拍姜、大火炒鸡、滚汤浇注,看似大开大合,但每个烹饪环节背后都是经验老到的娴熟操作,以及一代代人经过劳动实践积累的智慧结晶,这一切都凝聚在一煲鸡汤中。
当地一家饭店负责人崔旋介绍,注汤后需等待一小时,才可享用美食。烹煮美食,是一趟旅程,也是一项事业,严选用料与耐心等待,让食材与烟火各尽其才,也将被自然以温暖人心的美食酬谢。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风姜鸡,有肉有汤,肉多了一丝风姜的沁人味道,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刺激,让鸡肉成功避开了单一固化的口感,转而形成了宛转的浓香。鸡肉的浓香中,还裹着一种从山野中踏步而来的滋味,蘸上酱汁调料,吃起来嚼劲刚刚好,越嚼越香浓。终了,鸡肉与姜在口中融为一体,碰撞出“1+1>2”的效果。
鸡汤则有浑然一体而带点涩辣味道的杂香,不似寻常鸡汤,有着丝丝缕缕的新奇味觉触动,喝一口鲜香微辣,从口舌联动起耳鼻,入肠带胃顿时活跃起来,让人喝了一碗还想喝第二碗。
据《本草纲目》记载,风姜有健脾胃、宽噎膈、破冷癖、除瘴疟的功效。现代研究也显示,风姜具有抗溃疡、抗腹泻、抗炎、抗血栓形成等作用,与鸡肉的优质蛋白结合后,可显著改善体寒、消化不良等症状。对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适当食用风姜鸡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
从先民智慧到现代美食,风姜鸡正以“美味+健康”的双重标签征服现代消费者的味蕾。这道承载着文化记忆的菜肴,也在新时代书写着阳春药膳走进生活的新篇章。
南方日报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春融 刘迪 佟彤 董淏渊
本栏均由阳春市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