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元到85元,“博物馆门票涨价”引热议的背后 博物馆门票价格多少钱 9.9元博物馆门票
创始人
2025-05-09 13:33:50
0

撰稿 / 杨劲松(中国旅游研究院)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李立军


▲“五一”假期西安碑林博物馆接待工作平稳有序。图/西安碑林博物馆官网

最近,西安碑林博物馆计划将门票价格从10元/人次调整至85元/人次,引发公众热议。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博物馆体系实行的是分类管理制度。根据2008年中央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绝大多数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已免费开放,而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因维护成本高,仍保留收费模式。但即便如此,当西安碑林博物馆门票价格调整的消息传出时,公众的第一反应依然是:为何必须通过涨价来解决资金问题?

该博物馆原门票价格10元,确实比较便宜,或也因此使其承担了比较高的成本压力,也使得此次调整幅度显得比较大。当前,以财政支持为主、门票收入为辅的公益性定位,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由此而言,公众对其价格调整的不理解、乃至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

门票涨价已难以形成共识

2018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指出,国有景区定价应坚持公益导向,规范定价程序,控制不合理涨价。而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强调要推动景区门票更大范围降价,以满足公众对美好旅游生活的期待。这些政策导向说明,公众对“博物馆发展该由游客买单”的逻辑产生疑虑,本质上是对文化公益性共同认知的坚守。

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是不少游客来西安必打卡之地,也是观摩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的“圣地”。而且,2025年3月,西安碑林博物馆还入选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名单(第一批)。

在这一背景下,西安碑林博物馆试图通过门票涨价来缓解资金压力,弥补建设和开发成本,尽管在博物馆看来“顺理成章”“很有道理”,但站在公众的角度看,显然难以形成共识。

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角度出发,涨价理由是充分的。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需要大量投入,遗址维护、环境保护、设施升级、策展成本等,每一项也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目前10元/人次的票价属于博物馆改扩建期间的惠民票,之前65元/人次的票价仅为旧馆区的票价,即将施行的85元/人次的票价则是扩大之后完整馆区的票价。

也就是说,扩大后完整馆区有对应的成本,价格调整是必要的,性质上也并非涨价。

但公众的质疑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遗址维护、考古研究,包括开发布展等支出具有高度专业性,普通民众难以判断其合理性。而且,博物馆本身的公益属性如何量化考量,也是个问题。当“全民共享”成为社会共识,这些都需要有体系性地解释。

同样作为遗址类博物馆,故宫旺季票价60元,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如果加上珍宝馆和钟表馆门票,一共也只有80元,少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85元。

━━━━━

博物馆的资金来源可以更灵活

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是文化传承和公共教育,其资金缺口理应首先通过优化财政投入、拓宽社会合作、提升运营效率等方式解决。正因为如此,单纯涨价,很容易造成公众观感不佳。

在这方面,不妨借鉴境外博物馆的一些做法。如,法国的卢浮宫虽收取门票,但通过国际巡展、会员制增值服务、文物IP授权等方式实现了收入多元化;大英博物馆则完全免费,依靠政府资助、企业赞助和文创销售维持运营。这些案例表明,博物馆的资金来源可以更灵活、更具创造性。

事实上,国内博物馆也在积极尝试新路径,比如开发特色文创,提供更丰富的增值体验和服务等。通过把注意力从“门票价格”转向“体验共情”,即以优质的展览、服务和衍生品,让观众心甘情愿为多元化体验付费,而非被迫接受“涨价”,已成为不少博物馆的普遍做法。

很显然,门票不应再成为收费博物馆的“主营收入”。公众对博物馆涨价的质疑,某种程度上是对文化普惠性的期待。

因此,西安碑林博物馆博物馆价格调整若想争取公众的理解,不宜仅仅拿“成本”说事。而要尽可能在价值创造逻辑等方面与公众达成共识,并且证明涨价后能带来哪些实质性的体验提升。

比如,在程序上更多地听取公众的意见,再如,通过常设展保持公益价格,以周期性特展满足深度文化需求;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创产品体系,让博物馆特色文化符号走进日常生活;开发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拓展文化消费场景等。

这些层面的努力程度,才是决定公众是否接受价格调整的关键。对西安碑林博物馆而言,与其在门票上反复解释,不如打开思路,在更丰富的方向上开拓创新。

毕竟,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挣多少钱,而在于让多少人感受到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对一家博物馆而言,多思考如何让自身特色资源活起来,服务贴心一些好一点,与公众的共识更多一些,显然更有利于长远发展。西安碑林博物馆日前的10元惠民票,其实也是坚守公益性的一种方式,如今的价格调整,不放也多秉持这一“惠民”思路,做好凝聚共识的工作。

值班编辑 康嘻嘻 李加减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烹调与吟诗(诗4首) | 贡发... 烹调与吟诗 厨师烹调选择最新鲜的蔬菜做原料油盐酱醋姜糖搭配恰当葱蒜辣椒八角味精等作料应有尽有取最佳的...
首都市民花园周开幕,30座市民...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近来,海淀公园因漂亮的花境被网友称为现实版的“莫奈花园”,如今,这里又添置了30...
原创 复... 近日,某家披萨店的风头无两,达美乐的披萨竟然人人争相追捧,停车场前等待的队伍如长龙般蜿蜒而去。只要家...
原创 这... 在这个飞速运转的时代,生活的节奏似乎越来越快。我们总是在忙碌与焦虑中寻找那一丝丝的乐趣,而这些小小的...
邀请专家院士段长青赋能葡萄酒行... 五洲名人演讲局聚集国内、国外前政要、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商界领袖、国学文化专家、军事专家以及主持...
藏在彩云之南的味觉宝藏!豌豆粉... 在云南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竹制簸箕里堆叠着晶莹透亮的豌豆粉,摊主熟练地用铜制旋刀将其旋成细长的丝状,...
2025万绿湖畔音乐季震撼来袭... 5月17日、18日,2025万绿湖畔音乐季将在万绿湖风景区震撼开场,“乐游河源”519中国旅游日河源...
四分推荐:汕头龙泉岩铁林寺 汕头龙泉岩铁林寺是广东省汕头市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位于潮汕地区的风光名胜之一,吸引...
云南过桥米线:滚烫高汤与鲜嫩肉... 云南过桥米线,作为中华美食的璀璨明珠,是滚烫高汤与鲜嫩肉片碰撞出的味觉奇迹,兼具暖心与暖胃的双重体验...
凉拌菜!低脂爽口巨美味,详细教... 酸辣凉拌藕片 脆爽开胃、香辣过瘾!!属于吃完一片就停不下来的那种,这一盘下肚已经撑到不行,追剧来一...
崂山区举办第四届烹饪行业技能竞... 5月8日,为深入挖掘和推广崂山区独特的山海餐饮文化,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由崂山区总工会、崂山区文...
每天吃这3样,肚子悄悄瘪了!深... 最近身边几个深圳的姐妹都在说:“裤腰松了、体重掉了、气色还比之前好。” 我问她们怎么做到的,结果她们...
山西文旅集团打造“大五台山”生... 为贯彻落实文旅集团“5461”发展举措,切实提升集团所属五台山片区文旅产业整体产业链的供给质效, 5...
7秒科普:怀柔雁西湖度假村 怀柔雁西湖度假村,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体验于一体的度假胜地。这里被青山环绕,湖水...
五一假期安全出行指南:让快乐与... 话说回来,每年五一假期都是大家最期待的旅行黄金期,但怎么说呢...人山人海的景区、临时涨价的酒店,再...
泉城五一新玩法:当梦回西楼遇见... 怎么说呢,今年济南的五一假期可真是玩出花儿来了。4月29日那场在融创乐园搞的启动仪式,直接把传统演艺...
‌五一遛娃不扎堆衢江家门口的隐... 每到长假,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景区人挤人的场景。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家庭,光是排队就能耗尽所有耐心。与其跨省...
原创 5... “哟,这不是刘仪伟吗?” 5月8日,日本大阪心斋桥,一位戴帽子、穿潮牌、配圆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正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