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布丁
西安碑林博物馆上调门票价格,近日引发争议。
据大风新闻报道,碑林博物馆发布的全面开放门票价格公告显示,自今年5月12日起,除政策性免票外,门票价格不分淡旺季,统一按全票85元/人次,执行期2年。而博物馆目前执行的是“惠民价格”,10元/人次。
从10元涨到85元,不少游客认为涨价太狠了。因为在很多人印象里,博物馆大多是免费的。但也有当地网友指出,博物馆本来票价是65元,去年维修扩建,才降到10元,现在维修结束全面开放,面积变大了展品也更多了,涨价合情合理。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藏有从汉朝到民国数千年间的珍贵碑刻,包括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的真迹。镇馆之宝是铸于公元711年的唐代铜钟,据称每年春晚的新年钟声就源自铜钟。
颇高的文物价值,加上经过改扩建后,博物馆展陈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倍,文物展品也增至1400余种,涨价20元似乎并不过分。
但考虑到西安博物馆、历史遗迹众多,像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都免费,碑林博物馆85元的门票价格,恐怕会将不少游客拒之门外。
碑林博物馆本就人流偏少,如果因涨价再吓退一批游客,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全国范围看,国家博物馆免票、故宫博物院旺季60元淡季40元,大部分省市级的博物馆,也都以免费为主。碑林博物馆的85元门票,确实稍显“突出”。
全世界范围来说,访问量靠前的英国大英博物馆免费、法国卢浮宫全价票22欧元(约合人民币180元)。卢浮宫门票折成人民币算贵的,但以欧洲的消费水平算很平价了。而且卢浮宫去年将门票从17欧涨到22欧时,也引发了不少反对声。
或许,对碑刻书法爱好者来说,碑林博物馆的85元票价很划算,可不是每个人都了解碑刻的价值。很可能相当多游客,看完一圈出来会吐槽,就这一堆石头,还要85元门票?
当然,要求所有博物馆都免费,不太现实。它虽有公益属性,可管理维护都需要成本。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博物馆,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存活。而博物馆级别不同、地方财政状况不同,每间博物馆能得到的财政支持不一样,生存压力自然也不同。
也有人说,博物馆可以在不涨门票的情况下,卖文创周边、搞咖啡餐饮等,拓展收入。过去十多年,已有不少博物馆、寺庙等有过类似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像故宫的文创、雍和宫的手串,卖得都挺好,甚至催生了职业代购。
但相较于巨大的运营成本,这些收入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大英博物馆将文创产品卖向了全世界,在我国淘宝网开有旗舰店,所得收入也不到总支出的十分之一。它将近一半的资金,仍得靠英国政府拨款。
这些知名博物馆尚且如此,地方性博物馆就更依赖财政了。西安碑林博物馆2025年的预算收入为5103.6万,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5021.3万,财政拨款占比超过98%。
为了开源节流、降低财政依赖,博物馆适度提高门票价格,可能也是不得已之举。
相比之下,国外博物馆资金筹措渠道更加多元,除了财政拨款和文创收入外,另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便是社会捐赠和慈善捐款。早在1969年,美国就颁布了税务改革条例,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捐助包括博物馆在内的社会公益性机构;经过受益人和专业机构评估后,捐助者可以相应免交部分税款。在博物馆内部,向企业争取捐赠,是固定的工作内容。
相比捐助博物馆早就成为美国的社会风尚和传统,国内在这方面的动员和激励仍有不足。不过,国内一些地方也有比较好的探索,比如苏州博物馆为了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成立了基金会。基金会目前的基础资金全部来源于社会,包括个人资金和企业资金,与上级财政拨款相对独立。这或许是它免费开放的底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