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每年春天总有些花儿能给人惊喜。今年柳州园博园东门那片金鱼草花海,硬是在4月又开出了第二波绚烂。你懂的,这种花一般开个三四个月就谢了,可园方愣是用上了"控花黑科技",让这片花海在春节和四月来了个"双响炮"。
话说回来,第一次见到金鱼草的人准会被它萌到。那些小花苞鼓鼓的,活像小金鱼张着嘴,难怪叫这个名字。园博园绿化科的老张告诉我,他们从去年12月就开始忙活了,为的就是让这批花赶在春节那会儿开得最旺。对了突然想起,当时朋友圈都被这片花海刷屏了,粉的、黄的、紫的,层层叠叠像打翻了的调色盘。
要说最绝的还是他们让金鱼草"梅开二度"的功夫。通常这种花谢了就谢了,可园博园那帮园艺师偏不信邪。他们先是把开败的花枝咔嚓剪掉,又给土里加了特制营养餐,最后还玩起了"摘心术"——就是把顶端嫩芽掐掉,逼着植株从侧面再冒新芽。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你猜怎么着?四月初我去看的时候,新开的花比第一茬还要精神!
漫步在花海里,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走在童话世界里。金鱼草特有的甜香混着泥土味儿,蜜蜂在花丛里忙进忙出。最妙的是不同颜色的花分区种植,远看像彩虹落在了草地上。我特别喜欢那片渐变粉的区域,从淡粉到深玫红过渡得特别自然,拍照根本不用加滤镜。
园博园管理处的小李跟我透露,他们这次尝试的控花技术其实挺费工夫的。每天都要记录温度湿度,还得盯着植株状态随时调整养护方案。不过看到游客们拍个不停的样子,他们觉得再累也值了。话说回来,现在城市里能看到这么大面积的花海真不容易,更何况还是反季节的二次开花。
记得有个带着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她家小朋友把金鱼草叫做"会唱歌的花",因为风吹过来的时候,那些小花摇摇晃晃的特别可爱。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院子里种的金鱼草,虽然就几株,但每天放学都要蹲在那儿看好久。现在的孩子能在这么大一片花海里玩耍,真是幸福多了。
要说拍照攻略,我建议赶早或者傍晚去。清晨的阳光特别温柔,能把花瓣照得透亮;傍晚时分则有种梦幻的光晕效果。对了突然想起,园方很贴心地留了几条小径,可以走到花海中间拍照。不过千万要小心别踩到花啊,你懂的,这些可都是园艺师们的心血。
除了东门这片主打的金鱼草,园博园其他区域也很有看头。往南走不远有片郁金香正在盛放,北区还有成片的二月兰。不过说真的,最抢眼的还是这波"返场"的金鱼草。毕竟能让花儿听指挥开两次,这技术放在整个园艺界都是相当炸裂的。
逛累了可以在花海边的长椅上歇歇脚。我上次去就碰到几个写生的美院学生,他们说金鱼草的结构特别适合练笔触。怎么说呢...看着他们画板上渐渐成型的花朵,再对比眼前真实的花海,突然就理解了什么叫"艺术源于生活"。
要说注意事项的话,最近柳州天气多变,记得带把晴雨两用伞。还有啊,虽然花儿很美,但可别动手摘哦。园博园每天都有志愿者巡逻,看到摘花的行为可是要劝阻的。话说回来,这么精心培育的花儿,任谁也不会忍心破坏吧?
这次意外的二次花期可能会持续到五月初,具体得看天气情况。园方说如果降温的话可能还能多开几天。所以想打卡的朋友可得抓紧了,毕竟这样的"双份美丽"可不是年年都能遇上的。对了突然想起,周末人可能会比较多,建议错峰出行。
站在花海里往远处看,园博园的摩天轮正好作为背景。怎么说呢...那种现代游乐设施和自然花海的混搭,反倒有种特别的浪漫感。特别是傍晚亮灯后,摩天轮的彩光和晚霞映照下的花海,简直不要太适合拍情侣照。
其实最让我感慨的是,现在城市绿化越来越讲究"技术流"了。像这样的精准控花,不仅考验园艺水平,更需要长期的耐心和细致。你懂的,要让成千上万株花听指挥,比养一盆家花难多了。但正是这种用心,才让我们这些普通游客能享受到超乎寻常的视觉盛宴。
临走时我又绕到花海转了一圈,夕阳把花瓣染成了金红色。突然发现有个老爷爷支着三脚架在拍延时摄影,他说要记录下花儿最后的绚烂。这话听着有点伤感,但转念一想,能遇见这样的二次盛放,已经是额外的惊喜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