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饮酒方式和西方人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人饮酒常常仅此于饮酒,有菜无菜皆无所谓,而且没有菜肴只饮酒是十分普遍的事,请喝酒是请喝酒,请吃饭是请吃饭,二者互不相关。中国人若是请吃饭,不仅要饮酒,还要有菜,地方不同,菜品不同,但好酒配佳肴是是中国人的酒文化。那么今天我们来盘点关于河南的5大经典下酒菜,其实最下酒的不是菜,而是最后一条,快看有没有戳中你?
炸花生、炒花生、煮花生,醋泡花生,喝酒的头牌必定是花生米,一般炸花生比较受欢迎,耐叨、耐聊、耐喝,号称“奉陪到底”。酒桌上如果没有这道花生米那就失去了灵魂,可以说是酒桌上的扛把子。无论是在家喝,在饭店喝,还是夜市摊,只要有一碟花生米,老酒鬼们都可以吹上一天。
变蛋就是将鲜鸡蛋置入石灰、草木灰之中,在碱性溶液中使蛋白质凝胶,使之变成富有弹性的固体。在北方一些农村,河南比较常见,家家户户都喜欢变些变蛋存放起来。家里来客人,自己吃都比较方便,两三分钟一盘高大尚的黄瓜变蛋就上桌了。要么就是单拍黄瓜,油腻的下酒菜少了这份黄瓜菜,解腻利口,也是河南酒友不能缺少的下酒菜。
在河南老酒友心中,猪头肉绝对是名列前茅的绝佳下酒菜,如果说花生米是下酒菜的标配,那么猪头肉就是下酒菜的最高礼遇。河南的猪头肉价格不算便宜,口感肥而不腻,软烂可口,满口生香,吃上一块十分过瘾。河南人的小资生活,下班约上好友,喝个小酒,来盘猪头肉,那叫一个舒坦,可谓是解馋又下酒,好吃得不得了。
河南的大街小巷,饭店菜市场,随处可以买到酱牛肉/卤牛肉,无论是在家还是下馆子,凉菜里绝对有一盘酱牛肉,更是河南人喝酒的标配,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貌似配着酱牛肉才有了灵魂,有种武侠壮士的感觉。酱牛肉无需任何调料,切成大块装盘直接上桌。营养丰富,口感良好,软烂入味,酱香浓郁,深得河南酒友们的喜欢。
花毛一体是河南上桌前的开盘小菜,特别是烧烤夜市摊,绝对是必点菜品。三五好友围坐桌旁,先上一盘花毛一体,酒瓶一起,就唠上了。如果是喝酒自然话就多,嘴里唠着嗑,手里无意识地剥个小豆花生,剥好放嘴里,酒杯一碰,走一个,完美。花毛一体貌似起到了拉长酒局的作用,让你喝的痛快,唠得干净,酒局结束,它还在,这就是花毛一体的神奇之处,可谓是“奉陪到底”2号!
皮冻是以猪皮作为原料进行熬制,经过冷却就成了皮冻。不但韧性好,色、香、味、口感俱佳,而且猪皮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肉制品原料,对人的皮肤、筋腱、骨骼、毛发都有重要的生理保健作用。如果不告诉你是用猪皮做的,不知道肯定吃不出来,它口感爽滑,香嫩可口,满口生香,也是一款河南人超爱的下酒凉菜。
久逢的兄弟、生活的压力、婚姻的不快、没还的房贷、卡里的余额、聊男人、聊女人、聊八卦、聊人生、聊理想。生活中有太多情绪需要用酒来调剂,有悲伤、有难过、有喜悦、有分享、有庆祝,要说吃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么喝就是为了释放情绪。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大家说这杯够不够下酒?
自古及今,酒一直在陪伴着历史兴亡的脚步前进。到如今的酒文化,酒可以成事,酒也能败事。有人说酒后看人品,其实不然,人的品格优劣,是由生理基因决定的,与酒无干。善者为善,恶者为恶,有酒无酒,喝与不喝,都改变不了什么。智愚在人,我们无需对酒颂之过高,责之过重。我们对酒的态度,该是不禁不纵,有节有礼,趋其利处,弊其弊端。那么,大家觉得最下酒的是什么?欢迎评论区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