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抓谋划、夏季掀热潮、秋季强攻坚、冬季验成效。湛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组织“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媒体群众调研行活动。
8月27日上午,湛江“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之媒体群众观摩团第一组走进赤坎,跟踪观察赤坎区“百千万工程”进展和标志性点位变化。
今年以来,赤坎区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聚焦打造全省热门旅游目的地,立足文旅资源禀赋,深化“金沙湾—古商埠—美丽乡村”旅游立体开发,积极发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谋划调顺休闲农业研学基地、调顺非遗文化馆、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大埠村古村落乡村酒店(民宿)和赤坎区农文旅产业园5个标志性点位,通过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调顺岛: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彰文塑旅
“调顺”寓意“风调雨顺”,这座赤坎区唯一的海岛有着“一岛一村半座城”的美称。为充分发挥调顺岛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调顺正谋划打造休闲农业研学基地、调顺非遗文化馆,积极推动“美丽庭院”建设。
在调顺休闲农业研学基地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在忙碌运行。该项目主要是完善村道、机耕道、作业道、停车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农用地及林地绿地进行提质改造。第一期投资约200万元,建设一条约500米长机耕路、一条乡村道路、生态停车场以及绿化园林等基础设施。项目已于6月28日进场施工,目前已完成7米宽机耕路地基铺设,正在开展4米宽机耕路清表以及生态停车场场地平整和乔木移植,完成项目总进度42%。
为充分保护和弘扬调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调顺非遗文化馆已于6月28日动工建设,建筑物地基建设已经完工,完成总工程量45%。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107平方米,主要展示调顺网龙、“干鱼制作工艺”两个省级非遗项目及调顺历史民俗、海洋渔耕等风俗文化,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及体验基地。
“美丽庭院”建设方面,调顺村委调顺村获评2023年度湛江市“美丽庭院”示范村。走进“伊家小院”,红墙绿树,充满了古风古调。调顺网龙传承人黄金辉与村民黄劲等人合作开发“伊家小院”,经营汉服租赁、旅拍摄影、休闲茶饮等业务,还承接调顺网龙商业演出。建设伊始,小院子空空如也,现布亭增绿、网龙增辉,成为夜间最美庭院。“时光教育小院”引进咖啡文化,对庭院修缮改造,建成氛围感满满的“咖啡时光”店,已发展成为集文化、研学、食育、美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场所。
赤坎古商埠:修旧如旧,推动文旅资源提质升级
赤坎古商埠人如潮涌,游客穿梭在老街古巷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游览民国风情街,沉浸式体验复古风潮,在影视剧《隐秘的角落》取景地品尝同款豆浆油条,头戴簪花、身穿汉服拍摄留念……
据悉,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项目分四期建设,6个古码头改造和广州湾商会旧址、静园、水仙井、大通街、中兴街、染房街、大昌商铺等41个点位改造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实施二期工程建设,对赤坎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展开修缮保护整治,其中,森园已完成总工程量75%;染房街18号约完成总工程量的100%;南兴街42号约完成总工程量的99%,正在进行收尾;大通街外立面完成总工程量的100%等。
大埠村:盘活闲置农房,打造特色民宿集群
北桥街道大埠村的滨湖沿岸,一座座特色民宿雏形正逐渐显现。大埠滨湖水岸·艺术民宿项目占地面积47.5亩,涉及民房27户,对北桥街道旧村场古村落传统老屋进行保育活化,开发运营研学基地,建设古埠村落旧时光休闲民宿驿站。
项目分三期推进,第一期工程已于5月15日开始动工,目前公庙横道路段砼浇完成,正在对1-6号民房进行改造,一期总工程量已完成50%。
赤坎区农文旅产业园:打造城乡双向奔赴乡村振兴新场景
项目拟分两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建设项目位于丰厚村外坑垌片区,建设集农业生产、科普、研发、休闲于一体的农业产学研基地。第二期建设项目位于北桥河南片区,建成湛江市区休闲农旅“后花园”。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集中流转签约160多亩,已种植莲藕30余亩。正在对接天右集团对园区进行整体投资打造,目前天右集团已与区政府签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
文、图 | 李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