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埃及政府宣布要兴建一座新的行政首都,预计花费时间5到7年,缓解首都开罗的人口和交通压力。根据规划,将建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带。因此便向世界各国推出这一建设新的行政首都的项目,最终却指名要中国建造,而非踊跃的印度,原因何在?
新来的朋友,记得点个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视频,又可以接收最新消息。
一、埃及政府的现有首都,具体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埃及、印度和中国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埃及拥有金字塔和帝王谷等世界文明的历史遗存。
它的首都开罗,拥有超过5000年连续不断的历史,是北非和东中东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不过现在却面临着许多问题,使埃及政府不得不新建新的首都。
开罗是埃及最大的城市,横跨尼罗河,地位超然,有着“城市之母”的别称。开罗作为一个城市,
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城市职能过于繁重。集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经济管理、交通、旅游等多种职能于一身,拥有举世罕见的职能密集程度。
这一点可以参考一下我国的首都北京,将部分职能迁往通州,建设行政副中心的做法,可以有效缓解首都的压力。其实更加妥当的例子,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堪称城市规划的典范,可以有效地精简职能,使城市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带动经济发展。
第二个问题便是人口暴涨。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仅有800多万人,截至2020年,城市人口已经突破2300万大关,集中了整个国家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由于开罗提供了诸多的就业机会,在开罗读书的年轻人都不愿意返回农村,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建造房屋的速度却跟不上,投资比例很低,导致城市中遍布非法建筑和贫民窟,甚至有些极端贫困的人口,甚至居住在墓穴之中。而且非法建筑和贫民窟的安全没有保障,经常发生坍塌事故。
开罗面临的第三个问题,便是交通拥挤。尽管1983年,开罗新建造13个大型立交桥和多个市场,3259座大型行人旱桥。公路、地铁、水路、航运等一应俱全。不过缺少规划,布局极为不合理。
近年来,私家车不断增加,人口也不断增加,公共交通车辆却增速缓慢,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汽车拥挤甚至威胁到人行道。在高峰期,市中心的汽车,行驶一公里需要至少一个小时之久。
面临的第四个问题就是环境污染,这是许多城市都面临的问题,在开罗身上表现得最为深刻。
长期以来,垃圾随意堆置,尤其是支流和运河污染严重。车辆排放的尾气及其产生的噪音也非常令人头疼,有“世界上最喧嚣的城市之一”的称号。环境污染已经从开始慢慢拖累开罗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总结一下开罗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过度城市化,基础配套设施不齐备,盲目追求高速,引进外资,城市规模扩大太快,积重难返,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也为埃及招标建造新首都埋下了伏笔。
二、在沙漠之上的新首都建造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根据公布的规划结果来看,新首都占地700多平方公里,选址在开罗和红海之间的沙漠上,便捷地沟连水路运输航线,
将会承担行政职能和商务职能。
新的首都预计容纳500万人,除了政府部门以外,将会建造110万套住宅、600家医疗机构等,为新首都的居民服务。
工程量十分庞大,如新建的国际机场的面积,将超过伦敦希思罗机场的1.3倍,达到16平方公里;中心商务区的面积为纽约中心商务区的1.5倍,以更好地履行商务职能;占地为美国加州迪士尼公园面积四倍的主题公园,供市民和游客游玩,促进旅游业发展等等,不胜枚举。因此,即使不在沙漠中承建,也是难度颇高的大型工程,埃及这次是真的下血本了。
在工程项目的招标中,竞争十分激烈,譬如印度。3200亿的订单,印度怎么不会眼红?于是,印度提出了很低的价格,想要通过这样获得项目,只要获得项目,之后再坐地起价什么也很容易,而埃及政府只能吞下哑巴亏,但埃及政府根本不理印度。
首先,印度的基建能力很弱,尽管在南亚虎虎生威,但也改变不了它是一个农业大国的现实。工业基础薄弱,根本没有能力为埃及修建新首都;其次,印度也没有很好的设计规划,只是单纯地为了竞标而竞标,觊觎埃及3200亿的项目而已;最后一点,印度人在工作方面十分懈怠,即使真能建成新首都,修建时长肯定远超埃及预期,这一点是埃及不能接受。
举目四望,中国正好与印度相反,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基建狂魔”,“中国速度”举世惊叹,而且拥有大量承建非洲建设工程的经验,所以埃及政府最终选择了中国。
2016年,据埃及媒体报道,中国建筑公司与埃及签订建设新首都的备忘录,旨在共同建设埃及新首都部分项目,包括新内阁大楼、住房部大楼等,该项目价值3200亿。埃及方面表示,“些项目是建设新首都的第一阶段工程”。此外,中方还会帮助埃及建设露天广场、新会议中心、民众住宅楼等,以及在发电、防止土壤沙化、教育等方面与埃及进行合作。
工程量庞大,再加上在沙漠中建造,难度更是具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首都的中心商务区的建造工作。这项工程是新首都营建的核心,拥有17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累计要建造20多栋高层建筑以及配套的行政设施。
在这些高层建筑中,
建造难度最高的当属埃及的新地标建筑,将以385.8米的高度摘得“非洲第一高楼”桂冠的摩天大楼,比非洲目前排名第一的莱昂纳多中心还要高150多米。为了让摩天大楼在沙漠中屹立不倒,必须要浇筑庞大的混凝土底板,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1.85万立方米的超大混凝土底板,在短短的38小时内浇筑成功;建筑的核心筒施工808天,核心筒四天一层,钢结构三天一层,引进了大量新技术,创造了多项纪录。
建筑建造中,面临的主要是
沙漠地区高温、高风沙的特殊环境,许多常规工程器械和通用器械无法正常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为埃及量身定制,使用多种高新技术,打造专用器械。除了工程器械,沙漠地区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也很高。中国使用于建筑身上的钢材和关键构件均为国产,价格对得起质量,为建筑的安全保驾护航。
除了这几方面,还面临的一个难度为配合问题。
建筑工程人员有超过九成是埃及本地人,中方人员只负责技术工作与管理,中国和埃及工程师之间也急需磨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从国内派遣了上千名经验丰富的中国建筑工程人员,共同施工作业,增进了解;同时特意抽调了几名拥有丰富海外施工经验的技术骨干,与埃及工程师形成业务小组,着力提高埃及工程师的技术专业水准。中埃配合良好,相互促进,共同建设新开罗。
三、计日程功的新首都,将会如何影响埃及?
埃及新首都的项目交付给中国,是埃及政府明智的选择。对这个项目本身,也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对于现在的埃及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弊。
首先便是吸纳人口和承载首都职能。埃及现在的首都人口膨胀严重,预计到2050年,将会达到4000万。据埃及住房部长穆斯塔法的说法,将会在这里建造25个居民区,容纳500万人口。随着新首都的落成,埃及的政府部门和相应的大使馆都将会迁往新首都,大大缓解开罗的压力,这不失为一剂缓解城市化问题的良药。
其次,便是在商务方面,庞大的中心商务区和主题乐园,将会振兴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埃及政府大量创汇,振兴埃及当前恶化的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最后便是新首都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和交通问题,新首都将会解决环境污染,缓解交通拥堵,使埃及更加绿色,极大地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埃及的新首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将会为埃及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使埃及更加的繁荣。
今天的文章和视频就到这里,别忘了关注我们,下期会带来更加精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