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京都市区西北的大内山南麓,坐落着一座仁和寺,因御室樱花而闻名。1994年12月15日,作为古都京都文化财的一部分,仁和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8日中午,我游览完龙安寺以后,顺着公路向西南步行约600米便到达仁和寺。从东门进入寺院,在南边高大的二王门内购票,参观中门里的御室樱花和五重塔、金堂、观音堂、经藏、九所明神、御影堂等古建筑。
公元888年,宇多天皇创建仁和寺,以当时的年号命名。后来,他出家居住于此,也被称为“御室御所”。在“应仁之乱”中,这里的建筑毁于战火。江户时期,德川家光主持重建,依然保持着皇室的贵气,大部分建筑都有明显的宫廷风格。
走进中门,左侧就是御室樱花林,寺内总共大约种植着200多株樱花树。根据史料记载,这里的樱花树种植于江户时代初期,在日本古书《都名所图会》中便记录了御室樱花的美丽姿态和人们赏玩的盛况。
这些樱花的主干比较低,从根部就开始分叉生长,也是众多樱花中花期最晚的之一。穿过樱花林的小路,登上西侧的观景台,在茫茫的花海之中,古塔和殿堂好像是漂浮的岛屿。
1.五重塔
这座木塔是仁和寺的标志性建筑,矗立在寺内的东南部,建于1644年,高度约36米。各层塔高基本毫无差异,塔内供奉着大日如来佛像,塔柱与墙面刻画有真言八祖像等。
2.金堂
这里是仁和寺的正殿,位于寺院北部中心处,原本是建造于1613年京都御所的紫宸殿。宽永年间(1624—1644),将紫宸殿移筑于此地,殿内供奉着阿弥陀三尊和四大天王像。
3.经藏
这里位于金堂的东边,修建于宽永至正保年间,乃禅宗样式风格的建筑,堂内安置着释迦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墙面上描绘着菩萨和罗汉等。在中央的八体回转书架上,每一面存放着96个经文箱。
4.观音堂
这里位于金堂的西南边,修建于1641年至1644年,堂内供奉着千手观音菩萨像,两侧是不动明王和降三世明王像,四周是二十八部众和高僧像等。如今,在观音堂内依然定期举行佛法流派继承等佛教仪式活动。
5.御影堂
这里位于金堂的西边,原本是建造于庆常年间(1596—1615)京都御所清凉殿的一部分。宽永年间(1624—1644),迁移至此,再造而成。柏树皮葺屋顶,棋盘格式窗户,给人以稳重之感。
仁和寺是日本真言宗御室派大本山,御影堂内正中间供奉着真言宗祖师空海像,两侧是仁和寺的开山祖师宽平法王像和第二世性信亲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