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庐山 | 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
创始人
2024-08-10 20:01:57
0

今日

《经济日报》《光明日报》

纷纷关注庐山

一起来看看吧

8月10日

经济日报7版稿件

《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

大篇幅报道

庐山在文化与旅游、绿色与发展、经济与民生

方面取得的成效

👇👇👇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一江一湖一山”浑然一体。

夏日登庐山,望青峰秀峦、看银泉飞瀑、观云海冲腾,壮美的山岳景观尽收眼底。陶潜低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浅唱“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苏轼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302平方公里的空间里,依然回荡着古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千古佳句,令人回味无穷,心神向往。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始终把绿色生态作为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奋力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

焕新文旅业态

盛夏的庐山,万木葳蕤,百卉竞艳。清晨,成群结队的游客抵达庐山景区,乘坐旅游观光车或索道直达山上景区腹地。沿途向远处眺望,青山如黛,碧空如洗,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一览无余。

高温天气下,作为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庐山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热门选择。游客们纷纷走进含鄱口、五老峰、芦林湖等景点纳凉休憩、打卡拍照。“我来过庐山多次,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人文历史,都令我心驰神往!”来自上海的游客侯捷说。

近年来,九江举全市之力支持庐山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旅游产业市场化、公共服务属地化、保护职能部门化、山上山下一体化”的思路,推动市场化快速上山、行政化有序下山,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单一模式向多元业态、从“做大庐山”向做“大庐山”转变,打造具有庐山气质、中国气场、世界气派的世界级知名旅游目的地。

2023年9月1日,庐山景区推行“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实现“一票畅游环山十大景区”,并将每年3月定为庐山景区“免票开放月”。2024年6月,相继推出生肖年生日当月免票、结婚纪念日免票、重大体育赛事免票、全球学子背诵诗词免票等活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接踵而至,为庐山旅游转型升级做足了铺垫。

“加快激发庐山文旅市场内生发展动力,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症’,是推动庐山旅游业转型升级、迈向优质供给服务的重要一步。”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旅发委主任袁勇说,2023年,庐山市文旅业态实现融合多元发展,旅游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庐山旅游创下3个历史:一是在免票一个半月基础上,庐山景区购票人数达161万,创下10多年来新高;二是观光车售票与营收创下历年之最,营收首次超亿元,达到1.2亿元;三是交通索道购票人数突破百万,达到105万人,比历史最高值增长44%。

“开始懂李白的浪漫了!”近段时间,李白笔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美景,在社交平台火爆出圈,累计播放量超10亿次,带动景区持续火热。

如何让“流量”变成“留量”?答案在于打造特色文旅IP,培育新业态、新场景。袁勇介绍,庐山既是生态名山,也是人文圣山,多元文化在这里融合交汇。庐山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尝试通过重点节会树品牌、聚人气。1980年,《庐山恋》电影热播,让庐山与电影结缘,如今,这里已连续举办四届庐山国际爱情电影周,致力于把庐山打造成爱情电影创作的大本营、爱情电影营销的主阵地、爱情电影成长的新坐标。

此外,庐山全球商界精英大会、九江名茶名泉博览会、中医药杏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庐山国际山地半程马拉松赛等一批重大节会和体育赛事,成为游客广泛参与、深度体验的新平台,推动庐山文旅创新融合发展。

守护自然之美

庐山是矗立在广袤的长江中下游大平原上的一座独立山体和“生态交汇岛”,奇特的地质地貌、变幻的气候现象、丰富的生态资源、浓厚的文化底蕴,让它拥有多张耀眼的名片——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盛夏时节,登上庐山牯岭镇,一丛丛松林密密匝匝,直冲云霄。庐山市林业局林业发展事务中心主任张小毛告诉记者,庐山核心景区松林占森林面积达70%,构筑起九江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然而,2005年九江市首次在庐山区域内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随后不断扩散蔓延。“一棵松树从发病到死亡最快40天,一片松林从发病到毁灭只需3年至5年时间,危害程度和治理难度都极大。”张小毛说,一场持续近20年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战由此铺开。当地建立联防联控指挥体系,坚持科学防治理念,做到监测全覆盖、普查无盲区。

2023年5月1日,《九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颁布施行,筑起松林保护的法治防线。“可喜的是,目前松材线虫病疫情小班数量、疫情面积、病枯死松树数量和疫点乡镇数量呈现‘四下降’的良好态势,较好遏制了蔓延势头。”张小毛说。

松材线虫病防治是庐山筑牢生态屏障的一个缩影。8只白鹇同框而出,“林中隐士”白颈长尾雉悠闲觅食……山中,200余台红外相机24小时全天候监测野生动物,多次拍到白鹇、白颈长尾雉、豹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踪迹。

庐山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誉为长江中下游大平原上的“物种基因库”、珍稀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随着庐山整体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动物选择在自然保护区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我们采取‘人工巡护+智能监控’等形式,对辖区内野生动物进行日常保护和监测。同时,运用现代遥感、无人机、远程监控等技术设备,建立起‘空中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监管体系,对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等进行实时防控。”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许仕说。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4年,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到的鸟类由219种增长到268种,两栖爬行动物由24种增长到27种,昆虫由2519种增加到2745种……在一系列严格科学有效措施保护下,庐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

释放生态红利

走进位于庐山西北麓的庐山云雾茶场,千亩有机茶园错落有致,绿意盎然。“我们按照茶园就是景区景点的要求,打造了集数字化生产、茶文化展示、研学体验、茶园观光于一体的产业园,通过弘扬茶文化、精耕茶产业、深化茶科技,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庐山云雾茶场副厂长胡海松说。

近年来,庐山市通过组建庐山云雾茶产业集团,完善“企业+合作社+茶农”生产经营体系,推动云雾茶产业从传统化向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变。同时,运用大数据等新兴业态搭建云展一体化平台,打造“VR庐山云雾茶馆”“中华天下茶阁”“人间山泉雾境”三大“云上展厅”。此外,深化“茶叶+”理念,制定茶旅融合发展规划,探索“采茶、制茶、品茶、评茶、吃茶、游茶”全产业链体系建设,打造集茶山康养、民俗体验、茶创空间、茶食餐饮、茶语山墅、茶产研学于一体的茶旅融合示范园。2024年,庐山云雾茶入围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百强榜单,品牌价值高达70.17亿元,位居江西茶叶品牌价值榜首。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屋舍古朴典雅、道路干净整洁……走进庐山市白鹿镇秀峰村,满眼绿意,犹如一幅山水田园画卷。依托庐山南麓的秀美自然风光和森林氧吧资源,秀峰村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农业观光、休闲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

“过去,这里是有名的污染村。”秀峰村党支部书记邱望彬说,当地花岗岩资源丰富,居民“靠山吃山”,以开采、加工、出售石材为生,一来二去,青山变成“瘌痢头”、小溪变成“牛奶河”。2018年起,村里彻底关停了小散乱、高污染的石材企业和矿山,开始发展特色乡村文旅产业。

“想不到短短几年,曾经空置的民居,成为人气火爆的精品民宿;废弃的石材园区,发展成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复绿的矿山,正规划建设采石遗址公园。”邱望彬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依托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达50万元。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从环境污染村到“生态网红村”,像秀峰村一样,庐山周边不少村庄华丽蝶变,村民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庐山市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探索“生态修复+农旅融合”新模式,山上进行生态修复,山下打造农旅项目,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先后荣获“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绿色休闲旅游名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庐山,正展示着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不断谱写文化与旅游、绿色与发展、经济与民生共荣共赢的和谐乐章。

8月10日

光明日报头版稿件

《【我在现场】护林,用上了高科技》

报道了九江庐山

采用人工巡护、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

三管齐下

提高林业病虫害排查效率

防患于未然

👇👇👇

在电脑上反复比对半天,江西庐山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中心主任周继军作出了判断:“前方那棵松树中招了!”

记者随同周继军“按图索骥”找到那棵树:果然,松针已开始变红了!

“它这是感染了‘松树癌症’——松材线虫病。”取样检测后,周继军面色凝重,“这病是入侵生物松材线虫附在松褐天牛身上传播的,十分猖獗!染病树木40天左右就会枯死,重点区域一发现就得马上处理。否则,用不了多久,周围的树便会一一中招。”

周继军招呼同伴们迅速忙活起来:砍伐、清理、打堆,用钢丝网覆盖、封堆,之后再适时焚烧处理。

“松林占庐山核心景区森林面积的70%。以前,排查松材线虫病,全靠人工。山高林密,往往造成耽搁。一旦一棵中招,整片整片都会枯死。现在,除了护林员每日巡护外,我们还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三管齐下,排查效率大大提高。防患于未然,松材线虫病危害得到有效遏制。”周继军说。

来源:《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何亚非:聚焦文旅融合核心价值,... 9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
原创 金... 作者:韩晓慧(河北怀来) 金秋采风游学,银龄逐梦寻景——老年大学摄影二班游学活动纪实 金秋九月,天...
【项目一线】破“花期依赖” 龟... 项目一线 为持续开展项目大会战,加快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在全省支点建设中担当作为、争创佳绩...
杭州旅游流行服饰搭配攻略,夏季... 导语:杭州,这座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随着季节的更迭,游客的穿搭风格...
吉林仨“项目”获推介 (来源:中国吉林网) 转自:中国吉林网 9月13日上午,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活动在202...
2025年全国主流媒体看常州|... 这个夏天,苏超赛事火遍全网,常州和“恐龙”一起登上热搜。9月13日下午,“新能源 新动力 新常州——...
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 大众网记者 刘小凡 张佳晖 青岛报道 9月12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
十款家常素凉菜,口味多样,做法... 素凉菜不知道吃什么?来看看下面这十款家常凉菜,口味多样,做法简单,你觉得哪款更好吃? 苦瓜酿红枣,...
秋天补肺第1名!早上煮水当茶喝... 入秋后,风里带着明显的燥意,不少人早上起床会觉得喉咙干得发疼,说话多了嗓子发紧,甚至鼻子偶尔出血、皮...
原创 灾... 灾难级公关!西贝后厨里的鸡汤、西兰花都是冷冻,这波口碑全输了 “100%没有预制菜”——这句话从西贝...
芋头也有禁忌?提醒:二者万不可... 芋头可是个好东西,健脾补虚,散结解毒,特别适合现在这个季节吃。但就在上周,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腹胀、...
广西夜市C位的霸主,散发果香的... 烤架上的肉串滋滋作响,油脂滴落炭火激起阵阵香气,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散发着果香的特制酱料,这就是广...
预计国庆开业!赣州即将迎来2个... 赣州蓉江新区迎来两个美食城——蓉江美食广场和洋山集市。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火热施工中,预计将于国庆节营...
鸡蛋上最脏的东西,小心别吃进去... 鸡蛋,作为厨房里的必备食材,价廉物美又营养丰富。 在购买鸡蛋时,我们会发现,有的鸡蛋表面上很干净,而...
鸡蛋上最脏的东西,小心别吃进去 鸡蛋,作为厨房里的必备食材,价廉物美又营养丰富。 在购买鸡蛋时,我们会发现,有的鸡蛋表面上很干净,而...
谁懂啊!济南“豆橛子月饼”走红... 中秋佳节临近,济南月饼市场迎来销售旺季。近日,一家蛋糕店推出的山东特色豆橛子月饼上市,凭借独特地域风...
“周同学痛城”启幕!上海“寻找... 随着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上海收官站的临近,以其官方二次元IP“周同学”为核心的“乐游上海寻...
东京亲子游攻略:亲子景点推荐与... 导语:东京,这座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国际大都市,不仅是成人的天堂,更是小朋友们的乐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