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缭绕的山、满春绿意的水、竞相争艳的花,一个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桃花源——坝美村。
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与外界的交通必经两个约公里长的幽暗的天然石灰岩水溶洞,村民们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才能进出。出得洞口,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门前是宽阔的田野、屋后有青翠修竹,酷似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故被称为"最后的世外桃源"。
传统的寨子古老而优美,高大的榕树枝繁叶茂,巨型的树根相互缠绕裸露在地面上,一层层依山而的麻烂楼里居住着百多户壮族人家,他们大多属村中的土著居民沙支系。进到寨里,随处可见扎着帕角、穿着黑兰色裙、脚蹬绣花鞋的女人在自制的人工石磨前推磨,在古老的木制纺织机前纺线、织布,在用众山采来的草叶靛染后做成的土布上绣花,男人们则背回大架大架的柴禾,小孩和老人担着竹水桶去泉眼里挑水来蓄在自制的石缸里供家人饮用。
坝美人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至今仍然保留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生动体现了壮族农耕社会男性女绢、鸡犬相闻、邻里和谐的田园牧歌情趣,时他们现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都较好地保存着壮族古老的传统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