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园 | 立秋暑未消,养生正当时
创始人
2024-08-07 13:22:25
0

立秋,“四立”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意味着全国各地即将步入秋季;“秋”则是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虽然初有凉风,但并不会短时间退去暑热,到下一个节气处暑,才基本告别夏天。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呢。

如《管子》中说:“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由于季节的更替,日常饮食起居有何要注意的呢?立秋时节又有哪些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立秋之时有三候

一候凉风至: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肃清是为收敛,秋为“揫”,“揫”就是敛聚。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凉爽,天气也呈现初转凉的趋势了。

二候白露降:后五日“白露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凉风来,露珠晶莹变白,白是秋之标识。但露尚未凝滞,还能在阳光下滚动,非“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之露。通俗点说的意思就是早上大地上会有雾气的产生。

三候寒蝉鸣:古人硬要分辨寒蝉小而青紫,其实应是,蝉们秋凉后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的变声凄切,此时“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了。意味着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是一种季节的信号。

立秋之时有民俗

1.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目标已完成,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2. 啃秋瓜

立秋食西瓜,谓之啃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岁时风俗》有记:“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过去,人们会在立秋前一天,把西瓜、蒸茄脯、香糯汤放在院子里晾一晚。立秋当日,合家饮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3.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饮食清淡,胃口不佳,往往体重都要减少一些,体重若减轻便被称为“苦夏”。而秋风一起,胃口大开便想吃点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方法就是“贴秋膘”,增加营养,当以炖肉为主,如红烧肉、白切肉、炖鸡、炖鸭等。

4.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5.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更代表一种丰收的喜悦,老百姓晒得越多,说明收成越好。

立秋后的日常养生

立秋后,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繁感冒。因此,立秋养生,更要顺应节气的物候变化,以防寒除燥、谨防秋伤、适度进补为原则,以保持自身的阴阳平衡。

1. 早睡早起 【忌受凉】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说,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比较合适。早起还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有一定意义。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防寒保暖,慎用空调,以免受凉。

2. 心境宁静 【忌忧郁】

进入秋天,阳光照射逐渐减少,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从而出现情绪及精神状态的紊乱,因此秋季情志养生要以“收”为主,保持心境宁静,收神敛气;多增加阳光照射,光线充足可以调动人的情绪,增强兴奋性;勤于运动,多参加一些室外活动放松心情;培养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等陶怡情趣,改善心境。

3. 适度运动 【忌过度】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出汗较夏季减少,机体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因此人体会感到舒适。此时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时期,故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根据自身体质和爱好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柔缓的项目。运动量可较夏季适当增加,但仍需防止出汗过多而损耗阳气。

4. 合理进补 【忌盲补】

4.1 润燥

秋天在五行属金,六气为燥,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胜于秋,秋燥首先会侵袭肺脏,所以立秋后空气干燥,燥邪易伤肺,人容易烦躁不安,出现口鼻、咽喉及皮肤干燥,也可出现或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的“燥咳”的表现。此时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要,多吃梨、百合、蜂蜜、莲藕、银耳等来消除秋燥。

4.2 补肺

《黄帝内经》中说:“西方白色,入通于肺”,意思是说,白色的食物可以补益肺脏,有益肺气。因为五行之中肺属金,金对应五色之中的白色。立秋之后我们可以食用白色的食物如杏仁、银耳、百合、荸荠等达到补肺益气的作用。

4.3 养阴

秋季饮食养阴为上,应注意养护阴气。滋阴的食物有很多,如蜂蜜、泥鳅、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红枣等。

4.4 多酸

立秋之后饮食应遵“少辛多酸”为原则,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水果。秋天在五味中属辛,秋季少食辛味,是为防止肺气太胜,中医理论认为:肺属金,金克木,肝属木,秋天如肺气太盛可损伤肝脏,故在秋天也应多食酸味食物,以增强肝脏功能,多食柠檬、葡萄、橘子、山楂、青苹果等抵御过盛的肺气侵入。

夏未尽,秋已至,一叶落,天下秋;

季节交替,岁月轮回,历经酷暑骄阳,静候一季丰收;

愿所有的努力都能开花结果,愿一切美好都能不期而遇,愿凉风有信,岁月无忧,愿收获一切美好!

王晓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下酒菜|黄豆变身记!6种神奇吃... 小小黄豆,大大能量!这样吃让你健康美丽双丰收黄豆被誉为"地里长出来的肉",不仅价格亲民,更是营养宝库...
定西旅行“高级感”的打开方式 “穿搭要显贵,基础款就不要再搭基础款”,这句风靡时尚圈的黄金法则,如今正强势“破圈”至户外旅行领域,...
康师傅方便面:大众款 vs 小... 以下内容来自久谦中台用户研究工具 你以为在超市货架前选的是康师傅的口味,但1.5万条用户评论告诉我们...
“生”字食品走红!生椰、生可乐... 最近,生椰、生吐司、生啤酒等许多带“生”字的食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虽然它们的价格普遍高于普...
吕宇峰去峨眉山 吕宇峰站在山脚下,仰望着隐于云雾中的峨眉金顶,心中泛起一丝自嘲。他这趟来得匆忙,连登山杖都忘了带,只...
葡萄牙辛特拉城:童话小镇令人流... 辛特拉城距里斯本约28公里,坐落在辛特拉山麓下,处于辛特拉-卡斯凯什国家自然公园内。 罗马人、摩尔...
上海旅游节大巡游明晚在外滩举办... 明晚,第36届上海旅游节大巡游活动在外滩盛大举办。届时,来自海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5辆花车、26支...
游客称“5片卫生巾卖15元”不... 记者 邹佳雯 实习生 许文宁 近日,有游客发帖称“上海迪士尼乐园5片一包卫生巾卖15元”,并质疑价...
吕宇峰去黑龙江旅游 吕宇峰立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望着那些俄式建筑顶上的积雪,心中却无端生出些烦厌。他向来不喜随大流,众人...
常宝,全省夺冠! 新场景点亮夏日 夜经济活力迸发 文体旅商深度融合 …… 今年夏天 站在“苏超”流量C位的常州 文旅市...
上海旅居⑤|奥西波夫:这座城传... 【编者按】 截至2025年8月底,适用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国家已有46个,入境短期旅游持续升温。与此...
县域消费向“新”而行——礼泉因... 本文转自【群众新闻】; 9月8日,游客在醴泉湖景区“泡芙营地”打卡拍照。 赏民俗、享美食、观夜景…...
香到勾“魂”!石林早餐界的 “... 石林早餐,饵块与饵丝是 “顶流”。同以大米为魂,滋味万千,一口尽是滇地温润鲜香。 清晨街巷,饵块摊...
开渔后,最值得一去的小城!海鲜... 最近,国内沿海城市陆续开海,让去海边的心又蠢蠢欲动, 毕竟谁不想在一年中「海鲜」最肥、最便宜的时候,...
原创 豆... 导读:豆腐与它天生一对,秋天记得使劲吃,炖一锅鲜香,汤汁都不剩! 秋风起,天气渐凉,人们的饮食也悄然...
原创 钾... “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到秋天,身边不少人总喊着 “没力气”,上楼梯腿发软,蹲久了站起来还发晕。有数据...
原创 别... 秋季干燥,要有针对性喝汤,选择润燥健脾为主,把流失的阳气补回来就可以了。今天推荐几道适合秋季的汤,只...
36年老宾馆迎“新生” 24小时空调热水,高速Wi-Fi全覆盖,柔软的席梦思大床睡香香……三星级酒店“标双”客房拎包入住,这...
原创 跟... 有了昨天导航出问题迟到的教训,今天早早吃完早餐出门,前天没有白探路,今天乘坐地铁很顺利,提早半小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