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游、清凉游“点燃”暑期旅游热潮 各地文旅消费市场乘“热”而上
创始人
2024-08-02 11:01:56
0

央视网消息:近期,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避暑经济”不断升温,游客们来到青山绿水间畅享清凉。酉阳县木叶乡平均海拔1000多米,夏季平均气温27摄氏度。最近,这里迎来“避暑游”高峰,游客们漫步河边拍照留念,当地农家乐也推出地道的农家菜吸引游客。

浙江杭州:千灯万盏 灯光璀璨引客来

近期,在浙江杭州的绿景村,每天晚上都会上演一场“千灯会”。随着夜幕降临,绿景村“摇身一变”成为了闪耀的光影海洋。森林梦幻秀、星空银河系等主题的灯光秀精彩上演,变化的光束、立体真实的造型吸引着游客打卡拍照。

火把节“燃起”夏日旅游热潮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族群众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几天,在云南昆明、楚雄等地,彝族群众与四海宾朋一同点燃火把欢庆佳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也“点燃”了城乡旅游的热潮。

火把节这一天,大家会身着民族服饰,举办各种各样的民俗表演活动来表达喜悦、欢庆丰收。而熊熊燃烧的火把也寓意着去除病害,生活红红火火。这些火把是怎么制作的呢?今天就走进云南石林的五棵树村,带大家一起体验火把的制作技艺。

每年火把节,彝族群众会根据各自的传统习俗举行取火仪式,有的采用钻木取火,有的采用火镰击打燧石取火。方式不尽相同,但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火把节中最常用的是松木火把,制作者会选用手臂粗、2至3米长的新鲜松树枝干,削去外皮,留好把手,再进行精细制作。

制作火把是一项技术活。首先要用凿子在松枝上凿出缝隙,然后塞入提前准备好的小木块,终而复始,直到最后把枝干撑出狼牙棒形状后,再晾晒五六天才算制作完毕。

每年火把节都需要大量火把,这些长长短短的火把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成为了乡村致富新产业。

夜幕降临,在昆明、楚雄等地,丰富多样的火把节活动陆续开场,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来。民俗大巡游、火把大联欢,好客的彝家人身穿民族盛装和游客们手拉手、肩并肩,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踏歌起舞、尽情狂欢。

来源:央视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网红雪糕,回归“常温” 来源:张书乐 夏令将尽,谁还吃冰淇淋! 夏时制,又称“日光节约时制”和“夏令时间”。 更多的时候,对...
软木塞与螺旋盖各有优势 传统红酒瓶多使用软木塞,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红酒开始使用螺旋盖,这两种瓶塞各有优势。软木塞由栓皮栎树皮制...
白酒风味的"提香密码... 白酒的风味物质,均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或是由原料、曲直接带入的。但其产出后,还要靠蒸馏工艺,将其提取...
如何实现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说到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多样才能补充全面营养,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素,以及含有的营...
威宁家常!青椒炒火腿,咸香鲜辣... 本文聚焦威宁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家常美食 —— 青椒炒火腿,从食材的独特之处、详细的制作步骤、诱人的风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节气... “孟秋之月,白露降、寒蝉鸣。”——《周礼·月令》 节气物候 白露,特指秋天之露。“露者,阴气之液也...
民勤拉条子:一碗面 一缕乡愁 民勤拉条子:一碗面 一缕乡愁 别问民勤人吃啥!99%答民勤拉条子。“民勤人的一天,是从一碗拉条子开始...
汤清味醇:福州佛跳墙的简化家庭... 福州佛跳墙以食材丰富、汤醇味美著称,传统做法需十几个小时文火慢煨。家庭简化版通过精选核心食材、优化步...
家常红烧丸子:一口咬出幸福感的... 红烧丸子大概是家家户户年夜饭桌上的“常驻嘉宾”,金灿灿的丸子裹着浓油赤酱的汤汁,咬一口外焦里嫩,肉香...
手把手教你:用云主机+洋葱头浏... 国内直接访问github不太稳定,一般都要使用其他加速工具,但加速工具本身也有稳定性问题,在安全上还...
原创 酸... 最近,一家名为Blueglass的现制酸奶品牌因为“酸奶成为新型泻药”、“45元一杯酸奶引发腹泻”的...
四川十大特色早餐 说起四川的早餐江湖,每一样早餐都巴适得板!每一道都有它独特的风味。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体现了...
精选十款鸡蛋的家常做法,简单快... 鸡蛋,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蒸、煮、煎、炸、炒、炖、卤、焖、冲、烤、摊等均可制作。制作简单,...
一碗粉的进化论:地域风味如何撬... 清晨的街头,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粉唤醒城市;深夜的便利店,自热米粉成为加班族的温暖慰藉。作为扎根中国餐桌...
湖南衡阳:岣嵝乡“免费午餐”惠... 近日,湖南省衡阳县岣嵝乡神皇小学飘出阵阵饭菜香。五年级的何双、何倩、何雅琴与三年级的弟弟何其林,端着...